评分:83分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 笔画:8画

    五行:

    拼音: biǎo

  • 字义:

    『仪』仪字的含义较多,主要指礼节、仪式、礼物、法度、仪器、向往等。当表示与人有关的意义时,则指容貌和举止。
    『表』本义:外衣。外表,外貌;显示。

  • 取名参考:

    『仪』忠厚善良,勤俭伶俐,名利双收,清雅荣贵,富贵之字。
    『表』出外吉祥,温和诚实,中年劳,晚年吉庆,刑偶或欠子。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仪』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51660次,为常用字。『表』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720次,非常用字。

    『仪』20.07%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表』17.88%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仪』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37.01%,女性占比62.99%,常用于女性;『表』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4.61%,女性占比5.39%,常用于男性;

  • 解释:

    (名)人的外表:~堂堂。

    1、人的外表。指容貌、姿态、风度等。

    《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頎” 汉 郑玄 笺:“言 庄姜 仪表长丽俊好,頎頎然。” 南朝 梁 沉约 《豫章文宪王碑》:“公德惟民望,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 元 曾瑞卿 《留鞋记·楔子》:“因小生学成满腹文章,更兼仪表不俗,今年春榜动,选场开,奉父母严命特来上朝应举。” 峻青 《海啸》第四章十二:“他那威严的仪表,沉雷般的声音,有着一种逼人的力量。”

    2、准则;法式;楷模。

    《管子·形势》:“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 汉 王逸 《离骚叙》:“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铸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司空、僕射,实百僚之仪表也,奈何与黥卒坐对!” 朱德 《游罗冈祠》诗:“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

    3、指为准则,为法式,做楷模。

    宋 苏轼 《徐州谢邻郡陈彦升启》:“纪纲千载,仪表一方。”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沉光》:“又如《太白酒楼记》等文,皆仪表於后世。”

    4、表柱。立木为之,用于测日影,候天象。

    《后汉书·律历志下》:“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智力有限,持寻尺之仪表,仰测穹苍,安能洞悉而无疑?”

    5、机弩部件之一,用于瞄准。

    《淮南子·俶真训》:“今夫善射者有仪表之度,如工匠有规矩之数,此皆所得以至於妙。”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曰:‘愿闻望敌仪表、投分飞矢之道。’ 音 曰:‘夫射之道,从分望敌,合以参连……远近高下,求之銖分。’”

    6、测定温度、气压、电量、血压、流量等仪器的统称。外形似计时的表,能由刻度直接显示数值。

    碧野 《在江汉平原上》:“姑娘夜读了一阵,望了望抽水机的仪表。”

  • 相关成语:

    仪表堂堂(yí biǎo tánɡ tánɡ)

    堂堂仪表(táng táng yí biǎo)

  • 相关诗词:

    太史公自序(司马迁)

    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

    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李洞)

    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国将身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收复两京后)(罗隐)

    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 与『仪表』相似的名字:

    九仪 雅仪 才仪 书仪 仪仪 德仪 之仪 仪嘉 美仪 贝仪 敬仪 净仪 仪原 重仪 倍仪 鑫仪 芷仪 晓仪 嘉仪 宛仪 俊仪 泯仪 芸仪 仪桦 虹仪 婉仪 诗仪 惠仪 仪曼 千仪 仪娴 珈仪 仪云 靖仪 仪浩 泽仪 蔓仪 成仪 映仪 仪芝 仪之 稼仪 宗仪 钰仪 杰仪 苑仪 芳仪 仪芸 仪扬 仪洋 洛仪 彦仪 仪才 尚仪 承仪 仪珊 仪生 庭仪 仪庭 善仪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