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65分
  • 笔画:9画

    五行:

    拼音: rǎn

  • 笔画:9画

    五行:

    拼音: zhǐ

  • 字义:

    『染』使着色。感受,沾上。
    『指』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引导,点明,告知;责备,谴责;意思,意图,也作旨。

  • 取名参考:

    『染』一生清雅平凡,多才巧智,中年成功隆昌,晚年劳神。
    『指』晚婚吉祥,忧心劳神,身弱多劳,晚年吉祥。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染』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80次,非常用字。『指』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540次,为常用字。

    『染』28.57%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指』81.33%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染』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51.64%,女性占比48.36%,常用于男性;『指』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85.39%,女性占比14.61%,常用于男性;

  • 解释:

    (1)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典出《左传》: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2) 后用以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

    (1).《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字 子公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本谓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后用为典故。泛指品尝某种食品。 唐 白居易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清 金人瑞 《道树遣人送酱醋各一器》诗:“馋子背人先染指,老妻报我只攒眉。”

    (2).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 蒯通 。然 通 之説, 韩信 以此,犹有 汉 之一足。当 三国 时而为是説,则 献帝 无復染指之望矣。” 清 无名氏 《亡国恨·协约》:“这三 韩 一块土, 俄 人久欲染指。” 孙中山 《党员须宣传革命主义》:“ 广西 一切幸福权利,祇 陆荣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广西 同胞不能丝毫染指。”

    (3).比喻参与做某种事情。 宋 苏轼 《次韵水宫》:“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黿。” 明 薛冈 《天爵堂笔馀》:“七言律法度贵严,纪律贵整,音调贵响,不易染指。”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朱自清 《<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 相关成语:

    染指于鼎(rǎn zhǐ yú dǐnɡ)

    长风染指(cháng fēng rǎn zhǐ)

  • 相关诗词: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白居易)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刘禹锡)

    马乳带残霜。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惭非末至客,不得一

    酒中十咏·酒床(皮日休)

    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鹧鸪天·婆律香浓气味佳(葛胜仲)

    灵液甘和正焙芽。香染指,浪浮花。加笾礼尽客还家。贯珠声断红裳散,踏影人归素月斜。

  • 与『染指』相似的名字:

    书染 指挥 指扬 乐染 博染 卓染 传染 卿染 千染 可染 冉染 陌染 染指 刚指 梦染 六指 指旭 指臣 半指 尽染 指南 若染 兰指 一指 汐染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