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5分
  • 笔画:7画

    五行:

    拼音: hán

  • 笔画:10画

    五行:

    拼音: dān

  • 字义:

    『邯』地名用字。
    『郸』地名用字。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邯』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20次,非常用字。『郸』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20次,为常用字。

    『邯』73.33%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郸』81.63%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邯』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66.67%,女性占比33.33%,常用于男性;『郸』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30.26%,女性占比69.74%,常用于女性;

  • 解释:

    县名。在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平汉铁路经此。

    1、县名。在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

    春秋 时, 卫 地,后属 晋 。公元前386年 赵敬侯 自 晋阳 徙都 邯郸 。 秦王 政 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 邯郸郡 。 三国 、 魏 、 晋 为 广平郡 , 隋 开皇 中改置县, 唐 、 宋 、 金 、 元 因之。《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 齐侯 、 卫侯 救 邯郸 ,围 五鹿 。”《汉书·地理志下》:“ 邯郸 北通 燕 涿 ,南自 郑 卫 , 漳 河 之间一都会也。”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 邯郸 年少春衫緑,鸣筝竞唱《棠村曲》。”

    2、战国 赵 都 邯郸 ,因以为 赵 的代称。

    《竹书纪年·显王》:“六年,我师伐 邯郸 ,取 列人 。我师伐 邯郸 ,取 肥 。”《竹书纪年·显王》:“十六年…… 邯郸 之师败我于 桂陵 。”

    3、指《邯郸曲》。

    《文选·鲍照<舞鹤赋>》:“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 张铣 注:“ 邯郸 善为歌曲。”参见“ 邯郸曲 ”。

    4、稻粱的一种。

    《管子·地员》:“五纑之状,彊力刚坚。其种,大邯郸、细邯郸,茎叶如扶櫄,其粟大。”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此盖稻粱之属也……其种有大小,古人因名为大邯郸、细邯郸矣。”

    5、复姓。

    汉 有 邯郸义 。见《通志·氏族三》。

  • 相关成语:

    郸匍匐(hán dān pú fú)

    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一枕(yī zhěn hán dān)

    见“[[一枕黄粱]]”。

    郸重步(hán dān zhòng bù)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一枕邯(yī zhěn hán dān)

    见“[[一枕黄粱]]”。

    匍匐(hán dān pú fú)

    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重步(hán dān zhòng bù)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 相关诗词:

    鲁仲连义不帝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

    胠箧(庄周)

    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

    三人成虎(刘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六国论(苏洵)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

  • 与『邯郸』相似的名字:

    邯宁 邯阳 邯瑞 子邯 邯宏 邯当 邯郸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