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20分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lóng

  • 笔画:7画

    五行:

    拼音: shēn

  • 字义:

    『龙』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人们视其为百鳞之长,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时代龙又用来象征帝王用的东西,如龙颜、龙床,他们的子孙则叫龙子、龙孙。
    『身』身躯的总称。

  • 取名参考:

    『龙』克父命,晚婚吉祥,中年多灾,潦倒外出,晚年平凡,多灾之字。
    『身』性刚果断,忧心劳神,病弱短寿,中年劳,晚年吉祥。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龙』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89500次,为常用字。『身』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270次,非常用字。

    『龙』25.49%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身』57.58%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龙』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5.62%,女性占比4.38%,常用于男性;『身』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89.50%,女性占比10.50%,常用于男性;

  • 解释:

    龙的身躯。

    1、龙的身躯。

    《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 清 黄始 《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

    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 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歆 与 北海 邴原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 为龙头,原 为龙腹,寧 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

  • 相关成语:

    潭虎穴(lóng tán hǔ xué)

    龙居住的深潭,虎藏身的洞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也作“虎穴龙潭”。

    老态(lǎo tài lóng zhōng)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反]鹤发童颜。

    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原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现多指书法笔势有力,灵活奔放。也作“凤舞龙飞”。

    言传(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既口头传授,又以身作则地去做。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近]以身作则。

    在曹营心在汉(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汉:汉朝。原指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的部将关羽身陷曹营,心里却想着刘备。后比喻人在这里,心却在另外一个地方。

    殉职(yǐ shēn xùn zhí)

    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 相关诗词:

    喜迁莺·残蟾落(薛昭蕴)

    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清明节,雨晴天,得意

    和寄座主尚书(吴融)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中吕】上小楼_题钓台(张可久)

    泥布袜,上御榻,龙身偃亚,不轻了故人足下。

    寄白龙洞刘道人(吕岩)

    金翁偏爱骑白虎,姹女常驾赤龙身。虎来静坐秋江里,龙向潭中奋身起。两兽相逢战一场,波浪奔腾如鼎沸。黄婆丁老助威灵

    酬乐天寄蕲州簟(元稹)

    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蕃剑(杜甫)

    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题上皇观(章孝标)

    楼台瑞气晴萧索,杉桧龙身老屈蟠。翻感惠休并李郭,剑门空处望长安。

  • 与『龙身』相似的名字:

    九龙 世龙 龙业 其龙 典龙 兆龙 云龙 龙云 霖龙 肇龙 元龙 龙凯 伯龙 佐龙 俊龙 健龙 灏龙 景龙 钰龙 宗龙 杰龙 晨龙 炜龙 惠龙 贻龙 德龙 义龙 彦龙 运龙 道龙 庄龙 龙庚 庭龙 昱龙 雅龙 炫龙 才龙 司龙 合龙 龙吟 帝龙 善龙 培龙 嘉龙 靖龙 骏龙 成龙 晟龙 秦龙 千龙 百龙 龙千 龙百 胤龙 岱龙 龙媚 久龙 书龙 书身 坚龙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