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足先得

拼音 jí zú xiān dé语法 偏正式
繁体 疾足先得五笔
  • 成语解释: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 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近义词:

    捷足先登

  • 与『疾足先得』字的名字:

    千得 克疾 偶得 倚先 俊得 先至 先穿 先晗 先桁 先柚 先煦 先绎 先濮 先潞 先洵 先屿 先屹 先寻 先御 先茁 无疾 玥先 硕得 坚得 彦得 骏足 帅先 伟得 予得 麒先 雅先 锐先 登先 意得 恩得 曜先 梓先 炜得 泓先 得予 得钰 得玮 得礼 得煜 得宁 莉足 先昊 先玥 先芹 先柏

  • 详细解释:

    【疾足先得】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捷足先登」。见「捷足先登」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捷足先登」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于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1) 秦:朝代名。公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2) 鹿:比喻帝位、政权。

    (3) 逐:竞争、争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动快的人。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捷足先登」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见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据载,秦朝末年,天下苦于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抗暴,争夺天下。刘邦起于泗水,韩信是他的手下大将。韩信打败齐王田广后,被封为齐王,当时拥有的武力比刘邦还要强大,谋士蒯(ㄎㄨㄞˇ)通于是劝他背叛刘邦,暗通项羽,将来再自立为王。当时韩信并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反而是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后来藉机将他贬为淮阴侯,使韩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联络另一大将陈豨(ㄒ|),准备谋反。然而当时刘邦的势力已经成熟,接到密报后便亲自带兵平息了这场叛变。韩信被杀前,无限懊悔,他叹息着说:「我真恨自己当初不采用蒯通的计谋。」刘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来,想杀了他,蒯通争辩说:「秦失去了政权,各路豪杰群起而争之,才能高、动作快的自然就能争得天下。现在精锐尽出,每个人都想要称王,难不成您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况且当时韩信是我的主人,尽忠于主,本理所当然,我又有什么错呢?」刘邦听了这番话,想想也不无道理,于是便放了他。蒯通对刘邦所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捷足先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

    书证

    01.《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源)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脚步快的先得到,指行动快速的人最先达成目的。语本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亦作捷足先得、捷足先登。

    【疾足先得】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脚步快的先得到,指行动快速的人最先达成目的。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也作「捷足先得」、「捷足先登」。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