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语法 联合式
繁体 天經地義五笔 GXFY
  • 成语解释: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 出自: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理;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近义词:

    金科玉律,理当如此,不易之论,人之常情,至理名言,千真万确,理所当然,不移至理,不刊之论

  • 反义词:

    大谬不然,荒谬绝伦,似是而非,天诛地灭,不足为训,不足为法,天理难容,岂有此理,咄咄怪事,不作为训

  • 与『天经地义』字的名字:

    博天 单义 千义 十义 入义 化天 俪义 伏天 仲地 亿天 亿义 函天 鄂义 六经 义霏 义铂 义棠 义震 义羲 义聆 义融 义蝶 义碗 义璠 义璐 义珺 义珵 义珩 义珉 义昕 义旸 义橦 义槿 义梵 义桢 义栩 义灼 义尘 义墨 义绅 义滔 义淏 义浙 义泺 义泊 义彭 义婕 义喧 义呈 义左

  • 详细解释:

    【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天地间原本如此而不容改变的道理。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理所当然」

    典源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1>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2>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3>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

    (1) 简子:赵鞅,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卒谥简。

    (2) 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其人博洽多闻,长于政治,为政宽猛并济。时当晋、楚争霸,郑处两大国之间,子产能事大以礼,而不苟徇其欲,晋、楚皆敬惮之。及卒,孔子为之涕。

    (3) 则:依循、效法。

    典故说明

    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诣和晋国赵鞅、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喜、郑国游吉等在黄父会盟,商讨安定王室的事情。赵鞅令诸侯的大夫们给周天子输送粮食,准备好戍守的将士,并说:「明年将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进见赵鞅,赵鞅问他揖让进退的礼节。子太叔回答:「这是仪,不是礼。」赵鞅再问:「那什么叫做礼呢?」子太叔回答说:「我曾听先大夫子产说过:『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人民的行事依据。』天地的规范准则,人民就加以效法。」后来「天经地义」这句成语,就从《左传》文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演变而出,指天地间原本如此而不容改变的道理。

    书证

    01.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立行可模,置言成范。英华外发,清明内昭。天经地义之德,因心必尽;简久远大之方,率由斯至。」

    02.《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以公天经地义,贯彻幽明,春露秋霜,允恭粢盛,是用锡公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03.《明史.卷一九七.席书列传》:「伯父子侄皆天经地义,不可改易。今以伯为父,以父为叔,伦理易常,是为大变。」

    04.《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着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05.《孽海花.第三○回》:「她想:就是雯青在天之灵也会原谅她的苦衷。所以不守节,去自由,在她是天经地义的办法,不必迟疑的。」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十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着实恭维黄詹事的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天经地义】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语本《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着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天经地义】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语本《孝经.三才章》。

    【造句】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

    注解:

    (1)简子:赵鞅,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卒谥简。

    (2)子产: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其人博洽多闻,长于政治,为政宽猛并济。时当晋、楚争霸,郑处两大国之间,子产能事大以礼,而不苟徇其欲,晋、楚皆敬惮之。及卒,孔子为之涕。

    (3)则:依循、效法

    故事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 乐大心等。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 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 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着,赵鞅提出各诸侯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 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解释

    形容事情理所当然

    词意

    近义词:理所当然、千真万确

    反义词:天理难容、岂有此理

    造句

    自古以来我们做子女的,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