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语法 补充式
繁体 入木三分五笔 TSDW
  • 成语解释:

    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 出自:

    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近义词:

    力透纸背,鞭辟入里,刻画入微,铁画银钩,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 反义词:

    不着边际,走马观花,略见一斑,一知半解

  • 与『入木三分』字的名字:

    南木 千木 入翰 入画 入真 入月 入懿 入意 入文 入琳 入焓 入长 入阁 入嘉 入川 入化 入光 入义 冉入 却木 兰木 隆木 则木 冀入 七木 书木 久木 瀚木 迪木 曦木 芊木 涵木 韵三 棋木 继木 绍木 花木 厚三 凌木 九木 雨木 翊木 羽木 简木 聚木 鹤入 鸿木 睿木 相三 龙木

  • 详细解释:

    【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指墨迹深透木板三分,形容笔力遒劲。#语出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后用「入木三分」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鞭辟入里」

    典源

    #南朝宋.羊欣《笔阵图》(据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引)1>晋2>帝时,祭北郊,更3>祝版4>。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锺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1) 典故或见于唐.李冗《独异志.卷上》。

    (2) 晋:朝代名,公元265~420。司马炎篡魏,吞并吴、蜀而有天下,国号晋,是为晋武帝。传至愍帝,为前赵所灭,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后司马睿即位于建康,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公元317~420)。传至恭帝,为刘裕所篡。此处所指应为东晋。

    (3) 更:改。

    (4) 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写有祭文的木版。〔参考资料〕 唐.李冗《独异志.卷上》王献之常为写〈祭晋元帝庙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典故说明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会稽人,曾经担任右军将军,因此又称为「王右军」。他是我国古代着名的书法家,擅长行、草和楷书。一般而言,秀丽的字体会显得柔弱无力,而苍劲挺拔的字,又常会显得厚重刚硬,然而王羲之所写的字,却是风格超凡,刚柔并济,苍劲豪迈中不失秀丽细致。经过勤学苦练,笔力更是强健有力,无人能比。据说,有一次皇帝在北郊举行祭祀的仪式,必须更换原本已写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们在削去王羲之写过的木版时,发现他的笔迹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见王羲之雄厚强劲的笔力。此事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王羲之在三十三岁时写的〈兰亭集序〉,以及三十七岁时写的〈黄庭经〉,一向被誉为书法艺术中最好的小楷范本,后人尊称他为「书圣」。而羊欣用来形容王羲之笔力的「入木三分」,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

    书证

    01.南朝宋.羊欣《笔阵图》:「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源)

    0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玩具》:「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蹟。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03.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晋唐小楷真蹟: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入木三分】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晋唐小楷真蹟》:「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入木三分】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晋王羲之在版上写字,而墨迹透入木版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ㄍㄨㄢˋ)《书断.卷二.王羲之》。今用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表演逼真生动。

    【造句】他的评论虽只是寥寥数语,却入木三分,切中时弊。

    【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出处

    见唐张怀瓘(ㄍㄨㄢˋ)「书断」。

    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大家。他是晋朝时候会稽人,字叫逸少,曾做过佑军将军,所以后人都称他做「王右军」。

    王右军的书法,真可说得上是「贯绝古今」,后代许多大书法家,没有一个能及得上的。学书法的人,也都以他的字作为最好的模范。他遗留下来的法帖,最着名的有:兰亭集序、乐毅论、黄庭经等。

    他的字所以写的这样好,固然天才有关系,但努力苦练,还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无论休息或走路,心里总想着怎样写字,手就在衣襟上画着。日子久了,连衣服都画破了。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里洗涤笔砚。渐渐,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知,他练习书法花去多少工夫了。

    据说他很爱鹅。有一次,他看到鹅在河里游泳、戏水,忽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于是他的书法因此大有进步。他曾经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而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了,于是趁此机会请他写一部「道德经」,答应把鹅都送给他。他因为实在喜欢那些鹅,便答应了。写完了,便很高兴的带着鹅回家了。其实,更高兴的还是那道士,王右军的字是多么值钱啊!

    有一次,他写字在木板上,不知为什么,工人想把他的字擦掉,擦来擦去擦不掉,只好用刀来刮,但一直把木板刮下去三分多才刮掉。原来,他的字迹已经入木三分了,可见他写字的工夫了。

    解释

    喻文字或议论十分深刻。

    词意

    近义词:鞭辟入里

    反义词:不着边际

    造句

    这幅画像画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