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语法 偏正式
繁体 挺身而齣五笔 RTDB
  • 成语解释:

    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

  • 出自:

    《旧五代史·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 近义词:

    自告奋勇,马不停蹄,无所畏惧,见义勇为,毛遂自荐,奋勇向前,勇往直前,锐意进取

  • 反义词:

    缩头缩脑,退避三舍,踌躇不安,停滞不前,缩手缩脚,踌躇不前,袖手旁观,望而却步,畏缩不前,望而生畏,畏葸不前,强人所难

  • 与『挺身而出』字的名字:

    卓挺 出菱 出瑞 出赛 出塞 出山 写出 允挺 玥而 舒而 绍出 兴身 越而 盛出 龙身 锦而 慧身 瑾出 珊而 珈而 敏而 而曦 岫出 挺宇 挺贵 挺杰 而默 可挺 孟挺 而康 身利 继挺 新挺 杨挺 挺岩 进挺 而达 挺之 挺骁 挺奋 而亮 金身 身敦 寿挺 挺革 挺松 阿挺 瑞身 中挺 挺劲

  • 详细解释:

    【挺身而出】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遇到危难时,勇敢的站出来,担当其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得免夫人之祸。文明小史˙第五回:当下见柳知府回答不出,他便挺身而出,对洋人竭力排解。

    【挺身而出】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遇到危难时,勇敢的站出来,担当其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庶几得免夫人之祸。」《文明小史.第五回》:「当下见柳知府回答不出,他便挺身而出,对洋人竭力排解。」

    【挺身而出】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毫不畏缩,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

    【造句】遇到纷争,他总是挺身而出,善加劝解。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