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6画
五行:金
拼音: sūn
笔画:10画
五行:火
拼音: xià
笔画:6画
五行:水
拼音: bīng
『孙』6画,部首:子,结构:左右结构
『夏』10画,部首:夂,结构:上下结构
『冰』6画,部首:冫,结构:左右结构
孙与冰结构相同;
『夏』指四季中的夏季,也指朝代名,夏朝。还指中国。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泛指中国;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冰』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洁白明彻;结冰,冻结。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涣然冰释 冷若冰霜 六出冰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履薄冰 冰雪聪明 冰清玉洁 霜凋夏绿 报冰公事 冰清水冷 敲冰玉屑 镂玉裁冰 冰天雪地 玉洁冰清 卧冰求鲤 冰肌玉骨 夏虫语冰 冰冻三尺 夏日炎炎 冬温夏清 滴水成冰 王祥卧冰 冰壶秋月 虎尾春冰 一片冰心 千里冰封 夏雨雨人 春诵夏弦 冰魂雪魄 冬温夏凊 夏山如碧 春风夏雨 冬日夏云 青蓝冰水 冬裘夏葛 雪窖冰天 冰消瓦解 冰清玉润 五冬六夏 夏虫朝菌 子夏悬鹑 夏鼎商彝 无冬历夏 广夏细旃 春冰虎尾 履霜坚冰 夏日可畏 画脂镂冰 冬箑夏裘 冰寒于水
1
孙 6
夏 10
冰 6
天格 11
人格 20
地格 16
总格 26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比卦
水地比
萃卦
泽地萃
剥卦
山地剥
本卦为周易卦象比卦(水地比), 变卦为周易卦象萃卦(泽地萃);
体卦坤土,用卦坎水,体克用(小吉);
上互卦体用比和(中吉);下互卦体用比和(中吉);
变卦体生用(小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