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60分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lóng

  • 笔画:12画

    五行:

    拼音: dǐng

  • 字义:

    『龙』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人们视其为百鳞之长,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时代龙又用来象征帝王用的东西,如龙颜、龙床,他们的子孙则叫龙子、龙孙。
    『鼎』鼎是古代煮东西的一种器具,多用青铜铸造,圆形,三足两耳。春秋战国时代,鼎被用作传国的宝器,象征权势、疆域等,保有广大疆域,并且平安昌盛叫“山河九鼎”,争权夺地叫“问鼎中原”、由此而引申出显赫的意思,《吴都赋》云:“高门鼎贵”。又有重大、重要的意思如鼎力协助。

  • 取名参考:

    『龙』克父命,晚婚吉祥,中年多灾,潦倒外出,晚年平凡,多灾之字。
    『鼎』精明公正,智勇双全,官运旺,成功隆昌,出国荣贵。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龙』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89500次,为常用字。『鼎』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0510次,为常用字。

    『龙』25.49%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鼎』73.04%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龙』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5.62%,女性占比4.38%,常用于男性;『鼎』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3.03%,女性占比6.97%,常用于男性;

  • 解释:

    以龙为饰之鼎。

    1、以龙为饰之鼎。

    南朝 梁 刘潜 《谢鄱阳王赐钵启》:“珍穷货贡,製极范金,用贵宝樽,文包龙鼎。”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髮衝鶡冠,力举龙鼎。” 赵殿成 笺注:“ 张载 《榷论》:‘孱夫与 乌获 讼力,非龙文赤鼎无以明之。’” 清 方文 《偕周兼三潘江如游焦山》诗:“龙鼎自 周 年更远,隺铭疑 晋 字何工。”

    2、《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后因以“龙鼎”为帝王崩殂之典。

    《旧唐书·穆宗纪论》:“ 元和 之政,几致昇平。鴟梟方革於好音,龙鼎俄伤於短祚。” 清 丘逢甲 《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之五:“虚无龙鼎讹 黄帝 ,郑重麟书拜素王。”

  • 相关成语:

    见首不见尾(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本形容诗文跌宕多姿。后用以形容人行踪神秘。

    人中之(rén zhōng zhī lóng)

    形容杰出的,非凡的人才。

    老态(lǎo tài lóng zhōng)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反]鹤发童颜。

    瓦棺篆(wǎ guān zhuàn dǐng)

    泛指文物、古董。

    三牲五(sān shēng wǔ dǐng)

    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三分(sān fēn dǐng lì)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相关诗词:

    蜀道难(唐·李白)

    上有六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潜跃水成文

    长恨歌(唐·白居易)

    天旋地转回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离骚(先秦·屈原)

    驾八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山有扶苏(先秦·佚名)

    山有乔松,隰有游,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丝衣(先秦·佚名)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及鼒,兕觥其觩

    七言(唐·吕岩)

    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正气歌(宋·文天祥)

    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七言(唐·吕岩)

    时弄玉蟾驱鬼魅,夜煎金煮琼英

    咏煤炭(明·于谦)

    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 与『龙鼎』相似的名字:

    鼎丰 九鼎 鼎原 承鼎 宗鼎 鼎庭 嘉鼎 鑫鼎 鼎宙 书鼎 世鼎 业鼎 之鼎 其鼎 美鼎 鼎铭 鼎祺 鼎元 鼎云 元鼎 兆鼎 云鼎 鼎业 鼎生 运鼎 鼎浩 晓鼎 鼎健 鼎成 鼎钧 鼎婷 鼎鼎 鼎承 鼎坚 鼎杰 鼎强 庆鼎 洛鼎 鼎鸣 鼎皓 鼎峰 鼎鑫 鼎贻 铭鼎 鼎达 鼎渊 玮鼎 汶鼎 浩鼎 晨鼎 琮鼎 钧鼎 睿鼎 鸿鼎 誉鼎 鼎昂 鼎然 鼎尚 鼎言 鼎右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