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50分
  • 笔画:4画

    五行:

    拼音: niú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lóng

  • 字义:

    『牛』家畜,反刍类动物。
    『龙』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国最大的神物。人们视其为百鳞之长,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因此,封建时代龙又用来象征帝王用的东西,如龙颜、龙床,他们的子孙则叫龙子、龙孙。

  • 取名参考:

    『牛』清雅荣贵,一生平凡,子孙兴旺,中年成功隆昌,精诚之字。
    『龙』克父命,晚婚吉祥,中年多灾,潦倒外出,晚年平凡,多灾之字。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牛』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9150次,为常用字。『龙』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89500次,为常用字。

    『牛』28.16%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龙』25.49%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牛』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3.53%,女性占比6.47%,常用于男性;『龙』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5.62%,女性占比4.38%,常用于男性;

  • 解释:

    牛龙 (属名:Carnotaurus)又名食肉牛龙、肉食牛龙,属于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阿贝力龙科,是一类大型的??食性恐龙。由于头顶有两只触角,顾名思义为牛龙,模式种萨氏食肉牛龙。食肉牛龙生活白垩纪末期的(麦斯特里希特阶)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由发现很多南美洲恐龙的何塞·波拿巴(Jose F. Bonaparte)在1985年所描述及命名。食肉牛龙是种擅长奔跑的高速掠食者,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恐龙,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加上小腿较细、脑袋高、尾巴偏细、腿部极其长,也被称为白垩纪的猎豹。根据唯一发现的一个很完整的骨架,食肉牛龙体长8米,体重3吨,臀高3米。食肉牛龙的模式种是萨氏食肉牛龙(C....

  • 相关成语:

    气冲斗(qì chōng dǒu niú)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斗宿,南斗七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头马面(niú tóu mǎ miàn)

    佛教指地狱中的鬼卒。后比喻各种凶恶的人。

    拍马(chuī niú pāi mǎ)

    吹牛:吹牛皮,黄河上游的人民自古使用牛皮筏,筏上的牛皮袋要吹气才能使用,后用来比喻说大话。拍马:拍马屁,我国北方牧民看到好马时,拍着马屁股连声称赞,但有的人为了讨好马的主人,即使马不好,也要奉承。指爱说大话,喜欢奉承人。

    腾虎跃(lóng téng hǔ yuè)

    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姿态威武雄壮,动作矫健。

    盘虎踞(lóng pán hǔ jù)

    盘:通“蟠”,盘曲地伏着。踞:蹲或坐。像龙盘着,像虎蹲着。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险要雄伟。也作“虎踞龙盘”、“龙蟠虎踞”。

    伏虎(xiáng lóng fú hǔ)

    比喻战胜重大困难或强大势力。

  • 相关诗词:

    寻雍尊师隐居(唐·李白)

    花暖青卧,松高白鹤眠

    敕勒歌(南北朝·佚名)

    风吹草低见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宋·辛弃疾)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刀试手不

    村晚(宋·雷震)

    牧童归去横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正气歌(宋·文天祥)

    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钟泪不干

    山有扶苏(先秦·佚名)

    山有乔松,隰有游,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宋·王安石)

    风虎云

    离骚(先秦·屈原)

    麾蛟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

  • 与『牛龙』相似的名字:

    好牛 世牛 义牛 八牛 德牛 伯牛 梓牛 景牛 九牛 大牛 子牛 五牛 光牛 亚牛 牛平 牛牛 沙牛 神牛 中牛 金牛 刚牛 细牛 双牛 医牛 新牛 牛儿 根牛 晋牛 三牛 牛羊 九龙 世龙 龙业 其龙 典龙 兆龙 云龙 龙云 霖龙 肇龙 元龙 龙凯 伯龙 佐龙 俊龙 健龙 灏龙 景龙 钰龙 宗龙 杰龙 晨龙 炜龙 惠龙 贻龙 德龙 义龙 彦龙 运龙 道龙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