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50分
  • 笔画:4画

    五行:

    拼音: zhōng,zhòng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jié,jiē

  • 字义:

    『中』中字的本义是指中间或内部,引申义主要指中国或中庸。中字还与“忠”字相通,表示忠诚或尽心竭力。
    『节』植物茎上分枝长叶的部位。后引申为时节,季节,礼度,操行,操守等含义。

  • 取名参考:

    『中』幼年多灾,出外逢贵,精明公正,福寿兴家,晚年劳神。
    『节』身弱短寿,二子吉祥,中年吉祥,晚年劳神,清雅多才。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中』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99980次,为常用字。『节』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590次,为常用字。

    『中』57.67%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节』48.23%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中』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0.73%,女性占比9.27%,常用于男性;『节』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71.06%,女性占比28.94%,常用于男性;

  • 解释: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

    (2).中期。《汉书·晁错传》:“ 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3).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唐 李华 《三贤论》:“ 萧 ( 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死一生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常见詬於人,取其中节之举,足可以为人师矣。”

    (4).指中气和节气。《晋书·律历志下》:“自此以降,暨於 秦 汉 ,乃復以孟冬为岁首,闰为后九月,九节乖错,时月紕繆。”

    (5).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 魏 旧制,四时祭庙皆用中节,丙子,詔始用孟月,择日而祭。” 胡三省 注:“自 汉 以来,宗庙岁五祀,四孟及腊是也。 魏 初用中节,夷礼也。”

    (1).合乎礼义法度。《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汉书·虞延传》:“﹝ 富宗 ﹞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 明 黄绾 《明道篇》卷一:“行之於身,无不中节,谓之道。”

    (2).合乎节奏。《淮南子·说林训》:“使但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虎子盘旋宛转,无不中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作前舞,喜怒随腔,俯仰中节。”

  • 相关成语:

    哀乐中节(āi lè zhōng jié)

  • 相关诗词:

    多丽(高登)

    好温存、困中节概,莫冷落、穷里风流。酒滴真珠,饭钞云子,醉饱卧信缘休。归去也,幅巾谈笑,卒岁且优

    洞箫赋(王褒)

    条畅洞达,中节操兮。终诗卒曲,尚馀音兮。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连延络绎,变无穷兮。

    同前(戴叔伦)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因知谕

    听霜钟(无名氏)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因之论

    吴俞儿舞歌·矛俞(陆龟蒙)

    眩旋,卓植赴列,夺避中节。前冲函礼穴,上指孛彗灭,与君一用来有截。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崔国辅)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

  • 与『中节』相似的名字:

    承中 中德 中源 朝中 诗中 成中 中成 中俊 中强 耀中 中易 云中 彦中 中岭 其中 中原 中岱 晓中 秦中 义中 泽中 中言 德中 中朝 中耀 中琪 运中 中泽 惠中 中桦 业中 中业 中义 中之 中厚 肇中 中直 中植 中芝 兆中 中元 中翔 中晓 中达 中人 人中 植中 任中 中萱 登中 百中 中儒 中晨 中畅 中惠 钰中 中皓 晟中 杰中 中睿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