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80分
  • 笔画:5画

    五行:

    拼音: hào,háo

  • 笔画:6画

    五行:

    拼音: jūn

  • 字义:

    『号』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是大声喊叫。后也有标志,标上记号,命令等含义。
    『军』军字指武装起来的斗士,最早指以打仗作战为职业的人,后来也泛指军事的或有组织的集体。

  • 取名参考:

    『号』性刚果断,智勇双全,中年吉祥,晚年劳神。
    『军』义利分明,智勇双全,中年劳,成功隆昌。

  • 使用率和名中适用位置:

    『号』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180次,为常用字。『军』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994040次,为常用字。

    『号』50.93%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军』32.58%情况下用于名的第一个字;

  • 性别:

    『号』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87.82%,女性占比12.18%,常用于男性;『军』在人名库中男姓使用占比:92.76%,女性占比7.24%,常用于男性;

  • 解释:

    (1). 明 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 清 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明史·选举志三》:“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谓之号军。”《糊涂世界》卷十一:“ 岑其身 急急问号军道:‘什么事?’号军道:‘闹鬼!’” 朱自清 《南京》:“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抗着在各号里走。”

    (2).即教军。 太平天囯 革命时期,在 贵州 ,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 苗 汉 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 咸丰 五年)至1868年( 同治 七年)间,曾先后在 平越 、 遵义 、 铜仁 、 思南 等处,略地占城,声势浩大。 清 政府调 席宝田 、 唐炯 率 湘 川 军入 黔 ,疯狂 * ,号军首领 刘义顺 被俘,牺牲于 成都 ,起义失败。

  • 相关成语:

    触地(chù dì hào tiān)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擗踊(pǐ yǒng háo jiào)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以足顿地。拊:敲击。指捶胸顿足,敲击心口,极尽悲哀。

    狂风怒(kuáng fēng nù háo)

    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突起(yì jūn tū qǐ)

    比喻另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出现。

    暴骨(sān jūn pù gǔ)

    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贻误(yí wù jūn jī)

    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 相关诗词:

    战城南(唐·李白)

    野战格斗死,败马鸣向天悲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金·元好问)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曰“雁丘”

    夏夜叹(唐·杜甫)

    北城悲笳发,鹳鹤且翔

    满江红·喜遇重阳(宋·宋江)

    统豺虎,御边幅,令明,军威肃

    沁园春·孤馆灯青(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旅枕梦残

    燕歌行(唐·高适)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佚名)

    昨夜见帖,可汗大点兵,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长恨歌(唐·白居易)

    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与『号军』相似的名字:

    世军 业军 义军 军义 其军 军其 典军 厚军 原军 汶军 成军 松军 兆军 浩军 云军 善军 科军 凯军 励军 坚军 九军 烨军 人军 运军 梓军 军浩 俊军 达军 翔军 军翔 庆军 联军 晓军 贺军 彦军 元军 京军 德军 军惠 耀军 仰军 任军 伯军 百军 健军 十号 宗号 宗军 钰军 军谊 道军 叙军 号扬 杰军 榆军 苗军 惠军 蔚军 鑫军 嘉军

  • 输入姓氏日期精准八字测名
  • 起名提示:

    名字寓意是否合适,需要结合名主的生辰八字进行分析,点击上面按钮可以进行名字详细分析测试。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