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劲草

拼音 jí fēng jìng cǎo语法 紧缩式
繁体 疾風勁艸五笔 UMCA
  • 成语解释: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在大风浪或艰苦危急之中,只有立场坚定、意志坚决的人才经得起考验。也说疾风知劲草。

  • 出自:

    《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 近义词:

    疾风知劲草

  • 与『疾风劲草』字的名字:

    克疾 佳劲 仙草 劲臻 劲敦 劲谦 劲力 劲凌 劲况 劲霆 劲豪 劲航 劲融 劲臣 劲睿 劲镇 劲程 劲秦 劲禾 劲皓 劲腾 劲朋 劲琳 劲玥 劲承 劲普 劲晨 劲昂 劲旭 劲森 劲桃 劲熠 劲煜 劲炜 劲危 劲轩 劲熹 劲怡 劲尧 劲圻 劲瀚 劲源 劲深 劲浪 劲池 劲捕 劲峥 劲岩 劲屿 劲媱

  • 详细解释:

    【疾风劲草】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疾风劲草」,典源作「疾风知劲草」,指经过猛烈大风的吹袭,才知道坚韧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人的坚强意志和节操。#语本《东观汉记.卷一○.王霸列传》。

    典源

    #《东观汉记.卷一○.王霸列传》王霸,祖父为诏狱丞。上为大司马,霸为功曹令史,从渡河北,宾客随者数十人,稍稍引去。上1>谓霸2>曰:「颍川3>从我者皆逝4>,而子独留,始验5>疾风知劲草。」

    (1) 上:指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蔡阳人,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

    (2) 霸:王霸(?~公元59),字元伯,汉颍川颍阳人。少为狱吏,后追随刘秀,屡立战功。

    (3) 颍川:郡名。秦朝设置,汉、晋均沿置,辖境约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汉治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县治。

    (4) 逝:离去。

    (5) 验:证明、确知。〔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后汉书.卷二○.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王霸》

    典故说明

    「疾风劲草」原作「疾风知劲草」。据《东观汉记.卷一○.王霸列传》载,新朝王莽末年,刘秀起兵反抗暴政,王霸在他经过颍川时,和几个朋友一起加入他的麾下。开始的几次战役都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在军队进入河北后遭到挫败,当时和王霸一起加入的朋友纷纷离去,于是刘秀对王霸说:「从颍川开始跟随我的人都离去了,只有你还在,这证明了『经过猛烈大风的吹袭,才知道坚韧的草挺立不倒』的道理。」后来「疾风劲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人的坚强意志和节操。出现「疾风劲草」的书证如《周书.卷三四.裴宽列传》:「太祖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长宽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

    书证

    01.《周书.卷三四.裴宽列传》:「太祖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长宽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

    02.《隋书.卷四一.高熲等传》:「史臣曰:『……君邪而不能正言,国亡而情均众庶。予违汝弼,徒闻其语,疾风劲草,未见其人。礼命阙于兴王,抑亦此之由也。』」

    03.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忠义》:「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往在大业,受任河东,固守忠义,克终臣节。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

    04.《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天地定位,君臣之义以彰;卑高既陈,人伦之道斯着。是用笃厚风俗,化成天下。虽复时经治乱,主或昏明,疾风劲草,芬芳无绝,剖心焚体,赴蹈如归。」

    05.《元史.卷一九七.孝友列传一.赵一德》:「太夫人劳一德曰:『当吏籍吾家时,亲戚不相顾,汝独冒险以白吾枉,疾风劲草,于汝见之。令吾家业既丧而复存者,皆汝力也,吾何以报汝?』因分美田庐遗之。」

    06.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九.谈献五.苏汝霖陈光龙》:「间关贼中,百折不回,乃心王室,如提学道佥事苏公汝霖、平乐县知县陈公光龙,亦疾风劲草也。」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经过猛烈大风的吹袭,才知道坚韧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人的坚强意志和节操。周书˙卷三十四˙裴宽传: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

    【疾风劲草】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经过猛烈大风的吹袭,才知道坚韧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人的坚强意志和节操。《周书.卷三四.裴宽传》:「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