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

拼音 luàn chén zéi zǐ语法 联合式
繁体 亂臣賊子五笔 TAMB
  • 成语解释: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出自: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子贼臣惧。”《后汉书·董卓传》“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

  • 反义词:

    忠君爱国

  • 与『乱臣贼子』字的名字:

    博子 卓子 傲臣 佳臣 劲臣 降臣 陌臣 陌子 厉臣 凉子 匀子 丛臣 栎臣 昊臣 瀚臣 嫣子 娅子 娅臣 曦臣 雯子 芊子 涵臣 柏子 柏臣 臻子 译臣 霏臣 致臣 舒子 竣臣 镜臣 椰子 棋子 栗子 浚臣 嗣臣 喜子 帅臣 菊子 乾臣 予臣 乔子 默臣 音臣 馨子 馥臣 鑫臣 龄子 雷子 雨子

  • 详细解释:

    【乱臣贼子】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违叛国君或父命,不忠不孝之人。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唐˙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亦作乱臣逆子。

    【乱臣贼子】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违叛国君或父命,不忠不孝之人。《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唐.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也作「乱臣逆子」。

    【乱臣贼子】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叛逆的臣子,不孝的子孙,也泛指图谋不轨,作乱造反的人。

    【造句】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