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

拼音 xiāo guī cáo suí语法 主谓式
繁体 蕭規曹随,蕭規曹隨五笔
  • 成语解释:

    萧何和曹参在西汉初期先后任丞相。 萧何创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他死后曹参继任,完全照章行事。汉扬雄《解嘲》:“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 后用以比喻依照成规办事。

  • 出自:

    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

  • 近义词:

    陈陈相因,刻舟求剑,依样葫芦,沿袭旧规,固步自封,一如既往,安常习故,一成不变,因循守旧,率由旧章,如法炮制,故步自封

  • 反义词:

    破旧立新,兴利除弊,言出法随,朝令夕改,标新立异

  • 与『萧规曹随』字的名字:

    博萧 南萧 阿随 元萧 美萧 冀萧 兵萧 义萧 瀚萧 玥萧 娅萧 菡萧 柏萧 舒萧 浦萧 浚萧 凌萧 予萧 鹿萧 霖萧 靖萧 路萧 翊萧 羽萧 砚规 鹤萧 鸣萧 睿萧 睦萧 锦萧 铭萧 钰萧 景萧 晚萧 楚萧 煜萧 炬萧 炫萧 轶萧 悦萧 墨萧 润萧 泽萧 宸萧 庭规 庭萧 若萧 延萧 仪萧 净萧

  • 详细解释: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举事皆无所变更。#典出《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后用「萧规曹随」比喻后人依循前人所订的规章办事。△「率由旧章」

    典源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1>始微2>时,与萧何3>善;及为将相,有却4>。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5>,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闲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6>三年。卒,諡懿侯。子窋7>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8>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1) 参:曹参(?~公元前190),字敬伯,西汉沛县人。与萧何同佐汉高祖定天下,封平阳侯。继萧何为相,一遵萧规。卒諡懿。

    (2) 微:卑贱,指曹参尚未功成名就时。

    (3) 萧何:?~公元前193,西汉沛县人。辅佐汉高祖定天下,论功第一,封酇侯。汉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諡文终。

    (4) 却:应作「郤」,音ㄒ|ˋ,通「隙」,怨隙,嫌隙。

    (5) 相国:职官名。秦汉等朝所置的宰相职位。后沿为宰相的通称。

    (6) 出入:大概、约略。

    (7) 窋:音ㄓㄨˊ,曹窋,西汉时人,生卒年不详。曹参之子。

    (8) 顜:音ㄐ|ㄤˇ,正直、明白。〔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汉.扬雄〈解嘲〉(据《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引)、汉.扬雄《法言.渊骞》

    典故说明

    据《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载,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刘邦也在乡亲支持下起兵加入伐秦的行列。当时刘邦的阵营中萧何和曹参二人深得刘邦的信任与赏识。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封萧何为丞相,而萧何便参考前朝文献,陆续制定出典章、制度和法令。曹参原本与萧何的交情很好,萧何做丞相之后,两人之间有了嫌隙,彼此就渐渐疏远。虽然如此,萧何在临死前,仍然向刘邦推荐曹参来继任丞相。曹参在继任丞相后,对于一切的政策、法令,都仍然依照萧何所制定的继续执行,不加改变。曹参认为一切的法令,在当初萧何的时候就规定得很明确,所以只要谨守职责,不要有所废失即可,因此在他做丞相的这段时间,一切都遵守之前的规模。当时人们歌诵萧何和曹参说:萧何制定了严明一致的法规,而曹参沿用萧何订下的法度,无所更动,因此为政者当清净无为,而人民生活即能得到安定。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萧规曹随」,汉代扬雄〈解嘲〉一文即用了这句话,后多用来比喻后人依循前人所订的规章行事。

    书证

    01.汉.扬雄《法言.渊骞》:「萧也规,曹也随。」

    02.《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向若阺隤,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

    03.明.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仆素所援用者,其人达于事理,不吐不茹,萧规曹随,必获同心之济。」

    04.清.陈文述〈读诏寄都下诸侍御〉诗其三:「删繁就易简,所贵精心覃,萧规而曹随,所宜言者三。」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举事皆无所变更。见汉书˙卷三十九˙曹参传。比喻后任的人依循前任所订的规章行事。文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萧规曹随】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举事皆无所变更。见《汉书.卷三九.曹参传》。比喻后任的人依循前任所订的规章行事。《文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萧规曹随】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汉代曹参继萧何为相国,举事皆无所变更。比喻后任的人依循前任所订的规章行事。

    【造句】我们社团的制度十分完善,近几任的社长都是萧规曹随,未有更张。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出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二、语译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三、故事内容

    曹参和萧何两人,都是辅佐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的功臣。刘邦建立汉朝后,萧何被封为丞相,他参酌前朝各项文献,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典章及制度。

    曹参尚未功成名就时,与萧何关系友好,等到各自都做了将军、相国,两个人间有了嫌隙,日渐疏远。但萧何临死前,他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因此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丞相。曹参继任丞相后

    ,行事没有任何改变,对所有的政令,一律都遵循萧何所制定的执行。

    曹参挑选一些个性朴实而不善言辞的忠厚之人,任命他们为自己的部属。对于只注重语言文字细微末节,并一味追求名声、地位的官吏,一概斥退不用。曹参虽是丞相,却整天畅饮美酒,不理政事。他的部属和宾

    客都想规劝他,但曹参一见到他们,就拿美酒请他们喝,若有人想说什么,曹参就再劝他们喝酒,直到喝醉离去,始终无人能开口劝谏,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汉孝惠帝心里埋怨曹丞相不理政事,就责问他。曹参向孝惠皇帝表示,他认为国家的所有律法,在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时,已经有明确规定了。因此,只要上下都各自谨守自己的职责,一切都依循原有的法度,不

    要随意更动即可。所以曹参担任丞相时期,全都遵照之前的制度去实施。

    曹参任汉朝丞国,大概有三年时间。死后,被谥为懿侯。他的儿子曹窋继任他的候位。百姓们歌颂萧何和曹参说:「萧何制定律法,明确一致;曹参继任萧何为相,遵守法度而不改动。清净无为的施政做法,使人

    民生活可以得到安定而不乱。」

    四、相似反义词

    1. 近义词

    率由旧章

    依样葫芦

    一成不变

    沿袭旧规

    2. 反义词

    朝令夕改

    五、造句

    自他上任以来,一切行事都依照旧章,萧规曹随。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