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

拼音 chén zhōng mù gǔ语法 联合式
繁体 晨鐘暮皷,晨鐘暮鼓五笔 JQAF
  • 成语解释:

    见〖暮鼓晨钟〗。

  • 出自: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 近义词:

    暮鼓晨钟,当头棒喝

  • 与『晨钟暮鼓』字的名字:

    南暮 南晨 傲晨 健晨 俪晨 俣晨 佳暮 伽晨 伯晨 传晨 优晨 仪晨 代晨 仙晨 人晨 劲晨 冉晨 卿暮 兰晨 陌晨 邺晨 那晨 云暮 创晨 厉晨 冀晨 两晨 久暮 玥钟 玥晨 瑶晨 娅晨 瑄晨 茹晨 芊晨 璐晨 菡晨 涵晨 晗晨 菲晨 蓓晨 韶晨 霏晨 碧晨 竣晨 银晨 歆晨 栗晨 尔晨 堡晨

  • 详细解释:

    【晨钟暮鼓】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暮鼓晨钟」。见「暮鼓晨钟」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暮鼓晨钟」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李咸用〈山中〉诗(据《全唐诗.卷六四六.李咸用》引)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1>。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注解〕

    (1) 挂情:寄情。挂,同「挂」。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暮鼓晨钟」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暮鼓」和「晨钟」是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因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认为「暮鼓晨钟」具有警世的意味。这句成语当来自于生活经验,较早的文献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诗,使用了「朝钟暮鼓」。这首诗表达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于京城的荣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檐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都无法传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云高挂天空。世间的事物既分歧又复杂,还不如像那河边的人们,平淡的过一生。诗中充分表达出远离尘嚣、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后来「暮鼓晨钟」这句成语除用来指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外,也用来指一日的时光,亦用来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

    书证

    01.宋.孙吴会〈摸鱼儿.八窗空〉词:「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

    02.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八下.宋荔裳廉使女》:「晨钟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孙吴会˙摸鱼儿˙八窗空词: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亦作暮鼓晨钟、朝钟暮鼓。

    【晨钟暮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孙吴会〈摸鱼儿.八窗空〉词:「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也作「暮鼓晨钟」、「朝钟暮鼓」。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