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提面命

拼音 ěr tí miàn mìng语法 联合式
繁体 耳提靣命五笔
  • 成语解释:

    也说面命耳提。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 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 出自:

    《诗经·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匪乎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近义词:

    诲人不倦,谆谆教诲,苦口婆心,谆谆告诫

  • 反义词:

    旁敲侧击

  • 与『耳提面命』字的名字:

    体面 人面 人命 关耳 书面 银耳 越耳 重耳 瑜耳 禧耳 熹耳 峻命 建命 耳思 牧耳 命溪 命尹 提亚 木提 付耳 命信 巴提 益耳 提提 永命 琼耳 命珍 无命 桂提 承命 践耳 必提 提高 佳提 亚提 思提 玉提 小提 进提 之提 提明 提铭 提强 提良 提军 子提 面香 面面 家提 宝提

  • 详细解释:

    【耳提面命】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比喻恳切教诲。语本《诗经.大雅.抑》。△「三令五申」

    典源

    《诗经.大雅.抑》于呼1>小子!未知臧否2>。匪3>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1) 于呼:叹词,亦作「呜呼」 。于,音ㄨ。

    (2) 臧否:善恶得失。臧,善。否,音ㄆ|ˇ,恶。

    (3) 匪:不仅。

    典故说明

    《诗经》是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雅」是朝廷上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抑〉一诗出自大雅,相传是春秋卫武公所作,用以自励之诗。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赐爵,是为卫武公。卫武公治理国家的态度十分开明,总是广纳百官的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因此得到卫国臣民的爱戴,让卫国成为春秋初年的大国。在这一段诗中,卫武公表达了他对后代子孙的关心与恳切叮咛,他说:「这些年轻人啊!还不懂得分辨善恶得失。为了怕他们迷失方向,我不仅当面告诫他们,还用手提拉着他们的耳朵,详细地叮嘱,希望他们永远记住我的吩咐。」后来「耳提面命」这句成语,就从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恳切教诲。

    书证

    01.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二二.欧圣弼所作》:「耳提面命,颇有得于父师。」

    02.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书简五.答奥村庸礼一二首之九》:「前札谓耳提面命,不遗底蕴,贤弟其亦知不佞之所至耶?」

    03.清.张伯行〈朱子语类辑略序〉:「理无微而不析,道无往而不贯,学无弊而不究,开卷如耳提面命,循循善诱,各极其量。」

    04.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

    05.《镜花缘.第八四回》:「姐姐主见之老,才情之高,妹子虽不能及,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着历练历练,只怕还要『青出于蓝』哩!」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恳切教诲。见面命耳提条。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着历练历练。

    【耳提面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比喻恳切教诲。参见「面命耳提」条。《镜花缘.第八四回》:「但果蒙不弃,收录门墙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过略为跟着历练历练。」

    【耳提面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耳提,揪着对方耳朵提醒;面命,当面告诉。耳提面命形容对人恳切教诲、叮咛。语本《诗经.大雅.抑》。

    【造句】教练在选手即将进场比赛前,仍不忘耳提面命一番。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