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

拼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语法 联合式
繁体 水滴石穿五笔
  • 成语解释:

    也说滴水穿石。 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 出自: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 近义词:

    磨杵成针,积习沉舟,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星火燎原,雪崩效应,磨铁成针,滴水石穿,绳锯木断,孜孜不倦,心坚石穿,聚蚊成雷,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 反义词:

    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一曝十寒

  • 与『水滴石穿』字的名字:

    叁水 华石 阳石 先穿 昊石 芊水 涵水 厚石 乾水 九水 鼎石 鑫石 靖石 铭石 钻石 钰水 惠水 瑾石 梓石 校石 煜水 慕石 佑石 戊水 水钦 水琼 水珀 含水 带水 向水 定水 醒石 宪石 惊石 繁水 凡水 石屹 太水 石昆 石颖 石瑶 敏石 水苗 亦石 石杰 吉水 蕴石 水先 石丽 石莉

  • 详细解释:

    【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滴水久了可使石穿。比喻持之以恒,事必有成。语本《尸子》。后亦用「水滴石穿」比喻小问题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问题。△「绳锯木断」

    典源

    《尸子》(据《太平御览.卷七六三.器物部.锯》引)水非石之钻1>;绳非木之锯。

    (1) 钻:音ㄗㄨㄢˋ,穿孔的器具。

    典故说明

    尸子,名佼,春秋末年时候的思想家。曾为商鞅的门下客,后来商鞅遭车裂,尸子避祸入蜀,终老一生。《尸子》一书原有二十篇,学说综合儒、墨、名、法四家,后来全书散佚,今本只剩十二篇。《尸子》书中提到:「水,虽然不是钻石头的钻子,但是可以把石头滴穿;绳子,虽然不是用来锯木头的锯子,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头上来回磨擦,同样可以把木头切断。」这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结果。后来「水滴石穿」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持之以恒,事必有成。但也可用来比喻小问题日积月累也会成为大问题。例如在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一个故事:张乖崖当崇阳令时,因为发现管理府库的官吏夹带一文钱出来,于是判处杖刑,但是他不服,张乖崖就提笔写下判例:「虽然每天只偷一文钱,但一千天之后就有一千文钱,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为数可观的一笔钱,就像用绳子磨擦木头久了也会断,水不间断的滴在石头上也会有穿透的一天。」

    书证

    01.《石门文字禅.卷二八.请殊公住云峰》:「有志于立事,而事之竟成。无心于求名,而名之不舍。似水滴石,积之以日,而石自穿。」

    0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03.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书简五.与奥村德辉书八首之二》:「谚曰:『绳解木断,水滴石穿。』夫绳非木之锯,水非石之钻也,盖积渐使然耳。」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滴水久了可使石穿。比喻持之以恒,事必有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水滴石穿】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滴水久了可使石穿。比喻持之以恒,事必有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也作「滴水穿石」。

    【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出处

    「水滴石穿」出自宋代《鹤林玉露》卷十《一钱斩吏》。

    语译

    长时间的滴水就可以将石头滴穿。后来人们用其比喻力量虽然细微,但积蓄长久之功,就可以成就大事。水滴不断的滴落,久了之后可将石头穿透。用以比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不懈就能够成功

    故事

    宋朝有一个叫张乖崖的人,曾任崇阳县县令。一次,一个官吏从存钱的府库中出来时,头巾中藏有一枚钱,被张乖崖发现了。经过盘问,那个官吏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于是,张乖崖下令杖打他。官吏很不服气,说:「偷一枚钱有什么了不起,却要杖打我?你打好了,反正你不敢杀我。」

    张乖崖拿起笔来,宣判道:「一天一枚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然后,他取下宝剑,亲手杀死了这个官吏。之后,张乖崖上报台府,要求上级惩处自己。崇阳人至今还传说着这件事。

    近义词

    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

    半途而废

    造句

    虽然我一天只会缝一件衣服,但是努力不懈就可以完成预期中的目标,这就是水滴石穿的精神。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