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动地

拼音 zhèn tiān dòng dì语法 联合式
繁体 震天動地五笔
  • 成语解释:

    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 出自: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清涌波囊。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而观者叫绝之声反能震天动地。”

  • 近义词:

    天崩地裂,天震地骇,惊天动地,震撼寰宇,震天撼地,地动山摇,响遏行云

  • 反义词:

    无声无臭

  • 与『震天动地』字的名字:

    博天 化天 伏天 仲地 代震 亿天 函天 动香 动脉 动物 动机 党震 义震 乡天 乙天 瀚天 翰天 玥天 曦天 雯天 涵天 晗天 韶天 硕震 硕天 镜天 歆天 棋天 继天 浚天 骏天 廉震 谨天 伟地 卜动 凌震 乔天 黛天 鹿地 雅天 鑫天 鑫地 震雯 震涵 震霏 震棋 震默 震鑫 震霁 震翔

  • 详细解释:

    【震天动地】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惊天动地」。见「惊天动地」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惊天动地」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虯,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骖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1>严簿2>,纵獠3>者,江河为阹4>,泰山为橹5>,车骑雷起,隐天动地6>,先后陆离7>,离散别追,淫淫裔裔8>,缘陵流泽,云布雨施。

    (1) 鼓:击鼓。

    (2) 严簿:守卫森严的侍卫。簿,卤簿,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

    (3) 獠:音ㄌ|ㄠˊ,夜间打猎。

    (4) 阹:音ㄑㄩ,依傍山谷围捕禽兽。

    (5) 橹:城上供防御而无顶盖的了望楼。

    (6) 隐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隐天,遮蔽天,形容大的样子。

    (7) 陆离:分散。

    (8) 淫淫裔裔:络绎行进的样子。〔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汉.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据《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引)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惊天动地」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惊天动地」原作「隐天动地」。汉朝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他的赋,词藻瑰丽,气韵排宕,为汉赋辞宗,影响当代及后世甚钜。司马相如以〈子虚赋〉得到武帝的赏识。在见到武帝之后,他又写了一篇〈天子游猎赋〉,也就是〈上林赋〉,献给武帝,文中藉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个假想人物的对话,大肆铺陈汉朝「上林苑」的壮丽,以及天子游猎的盛况,文章最后对天子贪恋游猎,荒废政务,提出讽谏。典源所收的内容节录自〈天子游猎赋〉,大意是说:秋冬交会时节,皇上乘坐华丽的车子,率领官员、随从出外校猎。他命令随身护卫他的侍卫击鼓,让猎人出击,以江河作为围挡野兽的栅栏,大山当作是了望楼,一时间车马奔驰,像忽然响起的雷声,声音很大,足以遮天动地。猎人分散四处,各自追逐自己中意的猎物,沿着山陵,顺着沼泽行进,人数多到像天上密布的云、倾注的大雨。后来「惊天动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声势惊人。

    书证

    01.《北堂书钞.卷一三○.仪饰部上.鼓吹》引晋.傅玄〈朝会赋〉:「震天动地,荡岳薄风。」

    02.《三国演义.第四一回》:「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二县百姓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气势壮盛浩大,撼动天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涛涌波襄,雷渀电泄,震天动地。亦作天震地骇、震天骇地。

    【震天动地】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形容气势壮盛浩大,撼动天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涛涌波襄,雷渀电泄,震天动地。」也作「天震地骇」、「震天骇地」。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