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辞严

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语法 联合式
繁体 義正辭嚴五笔 YGTG
  • 成语解释:

    同“义正词严”。

  • 出自: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近义词:

    正色庄容,理直气壮,铿锵有力,振振有词,顺理成章,一本正经

  • 反义词:

    强词夺理,油腔滑调,岂有此理,张口结舌,莫名其妙,理屈词穷

  • 与『义正辞严』字的名字:

    南辞 单正 单义 卓正 华严 千正 千义 十义 入义 儒严 偌正 倍正 俪义 俨正 俨严 佳严 休辞 亿义 佥正 函正 卫辞 关严 陌辞 鄂义 义霏 义铂 义棠 义震 义羲 义聆 义融 义蝶 义碗 义璠 义璐 义珺 义珵 义珩 义珉 义昕 义旸 义橦 义槿 义梵 义桢 义栩 义灼 义尘 义墨 义绅

  • 详细解释:

    【义正辞严】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理正当,措词严厉。语本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理直气壮」、「义正辞约」、「辞顺理正」

    典源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据《欧阳修全集.卷二》引)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大圭虽不假雕琢,但未磨砻出圭角。二生固是天下宝,岂与先生私褚橐。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夜归独坐南窗下,寒烛青荧如熠爚。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辞严意正质非俚1>,古味虽淡醇2>不薄。千年佛老贼中国,祸福依凭群党恶。拔根掘窟期必尽,有勇无前力何荦。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独词坚由志确。朝廷清明天子圣,阳德汇进群阴剥。大烹养贤有列鼎,岂久师门共藜藿。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

    (1) 俚:鄙俗。

    (2) 醇:音ㄔㄨㄣˊ,精纯。

    典故说明

    欧阳修,字扑箨,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卢陵人。为文造语平易而情韵绵邈,诗词清新婉约,为一代文宗。这是欧阳修在读到张续和李常的文章后,写下感想赠与石介的一首诗。诗中提到张续和李常,就像是未经琢磨的玉石,可说是天下的瑰宝。他们的文章严正有力,义理充分,词语质朴而不鄙俗;虽古雅的风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纯而不杂。后来「义正辞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辞严意正」演变而出,用来指义理正当,措词严厉。

    书证

    01.元.吴澄〈故宋乡贡士金溪于君墓谒铭〉:「诲人家子弟,谆谆善诱,成才者甚众。所作文章,义正辞严,字画遒劲。」

    02.明.宋濂〈使南稿序〉:「吏部考功主事林君元凯,奉使安南。……有若元凯之为使,义正辞严足以耸动群听。凡其国以利相啗之奸,卒无所售,亦可谓不辱君命者矣。」

    03.明.卓尔康〈春秋辩义.卷二七.定公二〉:「此役为谢归田致郈也。齐以致郈见德,叔孙答云:『不令之臣,天下之所恶,君岂以寡君赐?』义正辞严,可谓不辱君命矣。」

    04.明.屠隆《昙花记.第四三出》:「谁想那夫人冰清玉洁,义正辞严,真是成道之器,不免回覆菩萨去也。」

    05.《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于是连便道也不回家,跟随了郭大将军一直到京。郭大将军发在锦衣卫勘问,得了本揭做得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仅仅问了遣戍。」

    06.《绎史.卷八六.孔子类记四.终记》:「定公十年,及齐平,公会齐侯于夹谷,……乃齐复怀诈,孔子历阶以却之,义正辞严,寓折冲于樽俎,罢会归田,齐之君臣,固心服焉,文事武备之说,犹其后矣。」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理由正当,措词严厉。如:这番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他无言以对。亦作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理由正当,措词严厉。如:「这番义正辞严的指责,令他无言以对。」也作「义正词严」。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