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语法 含贬义
繁体 刻舟求劍五笔 YTFW
  • 成语解释:

    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 出自: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近义词:

    按图索骥,依样葫芦,墨守成规,胶柱鼓瑟,缘木求鱼,一成不变,食古不化,守株待兔,萧规曹随

  • 反义词:

    通权达变,借坡下驴,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因时制宜,相机行事,妙手斲轮,因地制宜,见机行事,看风使舵,瞬息万变,临机制变

  • 与『刻舟求剑』字的名字:

    华舟 千舟 停舟 俣舟 信舟 伯舟 亿舟 冠舟 勉舟 冉求 阳舟 郴剑 剑骐 剑封 剑万 剑锟 剑铿 剑铤 剑铖 剑祜 剑昱 剑桢 剑树 剑轮 剑垚 剑涯 剑润 剑涌 剑沛 剑壹 剑崎 剑姚 剑咏 剑庸 剑蕊 剑萼 剑廷 剑凝 初舟 争剑 净舟 冀舟 丞舟 昊求 翰舟 玥舟 娅舟 潇舟 雯舟 涵舟

  • 详细解释: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剑掉入水中,在船舷刻上记号,待船停止后仍从记号处下水寻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守株待兔」、「胶柱鼓瑟」

    典源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楚人有涉江1>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1) 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 遽:立刻。

    (3) 契:刻。

    (4) 是:此处。

    (5) 惑:困惑。

    典故说明

    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一书中,阐述君王治理国政的道理。他认为君王治国应要符合时宜,不能一味沿袭旧法,因为环境会随着时间改变。他举了一个例子:楚国有人渡江时,剑掉到水里,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后来这个典源被浓缩成「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书证

    01.《五灯会元.卷一二.净因继成禅师》:「老僧恁么举了,只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

    02.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诗:「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着亡簪。」

    03.《景德传灯录.卷二四.鄂州黄龙智顒禅师》:「曰:『恁么即诸佛无异路去也。』师曰:『延平剑已成龙去,犹有刻舟求剑人。』」

    04.宋.陆游〈谢梁右相启〉:「伏念某四壁寒家,一箪贱士。刻舟求剑,固匪通材;惩羹吹齑,已消壮志。」

    05.《续传灯录.卷二五.大鉴下第一五世》:「老僧恁么举了?秖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

    06.元.姬翼〈鹧鸪天.画饼充餐〉词:「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07.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受人家国之托者,慎无刻舟求剑,托名为儒,求治而反以乱。」

    0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猜谜不能这等老实,总要从旁面着想;其中虚虚实实,各具神妙;若要刻舟求剑,只能用朱注去打四书的了。」

    0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一任你刻舟求剑,怎当我掩耳盗铃?」

    1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八.集部.总集类三.风雅翼》:「至于以汉魏篇章,强分比兴,尤未免刻舟求剑,附合支离。」

    11.《红楼梦.第一二○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亦作求剑刻舟。

    【刻舟求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也作「求剑刻舟」。

    【刻舟求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在船舷刻一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而无法寻得的故事。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造句】处理事情要针对不同状况,提出适当的因应措施,绝不能刻舟求剑,不知变通。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出处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 契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一、解释

    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二、故事

    楚国有人渡江时,剑掉到水里,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从记号处下水找剑。可是船已经走动了,但落水的剑却不会动,这样找剑,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用旧法治理国家,而不考虑时空的转变,就像这个求剑者的行为一样令人困惑。

    三、1近义词

    食古不化、胶柱鼓瑟、缘木求鱼

    三、2反义词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四、造句

    大环境已经在变,而你却坚持依照就计画进行,丝毫不知变通,这跟刻舟求剑简直没两样。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