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

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语法 偏正式
繁体 趂火打刼五笔 FORF
  • 成语解释: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 出自:

    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近义词:

    墙倒众人推,见死不救,乘人之危,乘虚而入,顺手牵羊,趁人之危,趁夥打劫,乘机打劫,袖手旁观,浑水摸鱼,落井下石,攻其不备,混水摸鱼,避坑落井,雪上加霜,打家劫舍,有机可乘

  • 反义词:

    见义勇为,普渡众生,解衣衣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雪中送炭,扶危济困,锦上添花,抚危济贫,济困扶危,好善乐施

  • 与『趁火打劫』字的名字:

    千劫 切火 花火 鑫火 龄火 鸿火 斐火 森火 润火 芝火 火曦 火彦 火宇 火宏 火君 易火 才火 卫火 炉火 家火 火元 火燕 火焱 火烟 火灿 观火 春火 太火 烈火 年火 火勇 火源 火才 宏火 官火 火进 火松 火仙 江火 火珠 火财 品火 火娟 红火 火法 火狮 火友 生火 新火 山火

  • 详细解释:

    【趁火打劫】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趁人家里失火时抢劫财物。比喻乘人之危,从中取利。※语或出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趁火打劫》。

    典源

    ※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趁火打劫》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1>,则曰:「将为汝寄顿2>于吾家也。」盖仓猝3>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

    (1) 诃斥:斥责。诃,音ㄏㄜ。

    (2) 寄顿:安置存放。

    (3) 仓猝:匆忙、急促。猝,音ㄘㄨˋ。

    典故说明

    「趁火打劫」是趁人家里失火、一片慌乱时抢劫财物,也就是乘人之危。所以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里解释「趁火打劫」的状况时,便说这些盗贼都是临时起意居多,遇到人家家里失火时,即赶快召来同伙进入火场,看到东西就搬。主人加以阻止时,他们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帮你把财物搬到我家寄放。」所以徐珂最后下结论说他们是「仓猝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耳。」后来「趁火打劫」不一定限定于趁人失火时抢劫财物,语义扩大到凡是乘人之危,从中取利者都可以使用。

    书证

    01.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趁火打劫》:「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源)

    02.《何典.第八回》:「众鬼也就趁火打劫,抢了好些物事,一哄出门。」

    03.《黄绣球.第三回》:「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趁人之危,从中取利。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或作趁火抢劫、趁哄打劫。

    【趁火打劫】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趁人之危,从中取利。《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也作「趁火抢劫」、「趁哄打劫」。

    【趁火打劫】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利用火灾时抢劫。

    【造句】竟有人在事故现场趁火打劫,拿走财物,真令人感到不齿!

    比喻利用别人危急忙乱的时候,从中取利。

    【造句】他在我们公司危急时趁火打劫,掠夺市场。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