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

拼音 zhū sī mǎ jì语法 联合式
繁体 蛛絲馬跡五笔 JXCY
  • 成语解释:

    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 出自:

    唐·杨筠松《龙经·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 近义词:

    马迹蛛丝

  • 反义词:

    千丝万缕,丝丝缕缕,一望可知,无影无踪,千头万绪

  • 与『蛛丝马迹』字的名字:

    全马 俊马 佳丝 伽马 卿丝 凯丝 亓迹 云马 丝蕴 丝乔 丝首 丝虞 丝田 丝睿 丝章 丝瓜 丝甜 丝瑶 丝玮 丝晔 丝昱 丝绸 丝嫚 丝娆 丝妤 丝遥 丝藤 丝莎 丝茹 丝苡 丝诺 东马 硕马 椰丝 勇马 兴丝 万马 黛丝 野马 羽丝 航马 颖丝 齐迹 龙马 晨迹 星丝 森马 煊丝 迹楠 迹尧

  • 详细解释:

    【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蛛网的细丝与马蹄的痕迹。比喻可供寻查推求的细微线索。◎语本唐.杨筠松《龙经.上经撼龙经.破军星》。

    典源

    ◎1唐.杨筠松《龙经.上经撼龙经.破军星》贪狼1>破军2>如顿旗,一层一级名天梯。顶尖冲前有岩穴,伸颈犹如鸡乍啼。顶头有带下岩去,引到平处如蛛丝。欲断不断马迹过,东西隐显梭中丝3>。三吉之星总如此,此处名为吉破地。

    (1) 贪狼:星名,即「天狼」。大犬星座的主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外最明亮的恒星。一月的晚上八至九点,能清晰看见。古人均认为天狼星出现或星光由青白转红时,盗贼、灾难或疾病将要发生。台湾民间称为「贼仔星」,为不吉祥、贪残及侵掠者的象徵。

    (2) 破军:星名,北斗的第七星。

    (3) 梭中丝:藏于梭子里的丝线。梭,织布时用来牵引纬线的器具,两头尖,中间粗,形似枣核,丝束放于中空部分。

    ◎2唐.杨筠松《龙经.上经撼龙经.武曲星》武曲尊星性端庄,才离祖宗即高昂。星峰自与众星别,不尖不圆其体方。高处定为顿笏样,且是无脚生两傍。如与星峰止一二,方冈之下如驱羊。方冈或为四角帐,帐中出带微飞扬,飞扬要得穿帐去,帐上两角随身张。枝叶不多关峡少,却有护卫随身防。带旗带节来拥护,旌节之峰多是双,更有刀剑同护送。刀剑送后前圆冈,离宗断处多失脉。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典故说明

    蛛丝,指蛛网的细丝;马迹,指马踏过的足迹。蛛丝微细,马迹模糊,然多依稀可辨,两者合用指隐约可寻的线索。《龙经》是一部讲述风水地理的书籍,以龙喻地上山脉,配以九星,来定吉凶。该书〈上经撼龙经.武曲星〉中,有「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破军星〉中也有「引到平处如蛛丝,欲断不断马迹过,东西隐显梭中丝」的文句,都是用蛛丝、马迹来比喻地脉隐隐可寻。例如在形容贪狼破军的地形时,说整个看来像是层层叠进之天梯,最高处有岩穴突出,样子就像只正在啼叫的公鸡。从山顶有一条脉带向下延伸,来到平地虽然不明显,正有如蛛丝的样子,欲断不断,有马迹可寻;横贯东西,也像藏于梭中的丝。后来,「蛛丝马迹」就用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

    书证

    01.清.王家贲〈别雅序〉:「而此书又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02.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蛛丝马迹,使人眩其奇变,仍服其警严。」

    03.清.施闺章《蠖斋诗话.近体结句》:「结句有承上意者,须蛛丝马迹乃佳。」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有线索迹象可以寻查推求。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蛛丝马迹】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比喻有线索迹象可以寻查推求。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蛛丝马迹】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比喻可以寻查推求事情根源的线索或迹象。

    【造句】警方在现场搜寻,希望能找到些蛛丝马迹,以提供破案的线索。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