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语法 紧缩式
繁体 急流勇退五笔 QICV
  • 成语解释:

    原指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后多用以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及早引退,明哲保身。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 出自:

    宋·邵伯温《邵氏见闻录》:“(有一老僧)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中勇退人也。’”

  • 近义词:

    功成身退,知难而退,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 反义词:

    破釜沉舟,济河焚舟,急流勇进,激流勇进,知难而进

  • 与『急流勇退』字的名字:

    博勇 乙勇 潇勇 涵勇 译勇 舒勇 浚勇 勇昊 勇瀚 勇迪 勇潇 勇涵 勇硕 勇棋 勇彦 勇骐 勇封 勇花 勇谦 勇励 勇麒 勇靖 勇越 勇赫 勇策 勇裕 勇童 勇锦 勇锡 勇皓 勇恩 勇琛 勇球 勇玮 勇晨 勇楠 勇桓 勇焕 勇烽 勇烨 勇熙 勇怡 勇舜 勇尧 勇壕 勇淳 勇淦 勇洪 勇洋 勇扬

  • 详细解释:

    【急流勇退】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在湍急的水势中,当机立断,回舟退出。比喻人于得意顺遂时,及时隐退。#语出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功成身退」

    典源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钱若水为举子时,见陈希夷于华山。希夷曰:「明日当再来。」若水如期往,见有一老僧与希夷拥地鑪坐。僧熟视若水1>,久之不语,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2>曰:「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辞去,希夷不复留。后若水登科为枢密副使,年才四十致政3>。希夷初谓若水有仙风道骨,意未决,命老僧者观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复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远矣。老僧者,麻衣道者也,希夷素所尊礼云。

    (1) 若水:钱若水(公元960~1019),字澹成,一字长卿,北宋新安人。官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才高识广,能断大事,尝献策于上,受命撰修《宋太宗皇帝实录》。卒諡宣靖。

    (2) 徐:慢慢地。

    (3) 致政: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二之二.枢密钱宣靖公》

    典故说明

    宋代时,有一位修道之人陈希夷。一天遇到一位名叫钱若水的读书人,觉得他仙风道骨,很适合出家修行,但不能决定是否要收为弟子,于是约他第二天再到华山来,请一名道行更高的老僧看看。钱若水依约前往,那位老僧仔细端详他后,静默不语,过一阵子,才用灰烬在地上写下「做不得」三个字,然后缓缓说出一句话:「他是个能在急流中勇退的人。」老僧既然这么说了,陈希夷就打消了留他修道的念头。不久之后,钱若水科举高中,做到枢密院副使,一路平步青云,仕途顺遂。但他却在四十岁时就辞官归隐,应验了当年老僧的话。后来「急流勇退」被用来比喻人于得意顺遂时,及时隐退。

    书证

    01.《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趁这盛名之下,求之者众,任我拣择个十分满意的嫁他,急流勇退,及早回头,不致受人怠慢。」

    02.《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直待福过灾生,只恐悔之无及!」

    03.《荡寇志.第六○回》:「原来召忻自随从希真收复新泰之后,召忻因记起那年山阴道上仙圣的指示,曾教他功成之后,急流勇退,切不可乘兴直前,自取沉溺之祸。」

    04.《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别的慢讲,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强健的时候,忽然的急流勇退,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来翻梢?」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六回》:「你若走了仕路,可以做到方面大员,只是你要记着我一句话: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在湍急的水势中,当机立断回舟退出。比喻人处于得意顺遂时,能见机功成身退,以求明哲保身。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无出类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贤路。亦作勇退激流。

    【急流勇退】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在湍急的水势中,当机立断回舟退出。比喻人处于得意顺遂时,能见机功成身退,以求明哲保身。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无出类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贤路。」也作「勇退激流」。

    【急流勇退】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从湍急的潮流中,勇敢的退出。比喻人在得意顺遂时,能适时功成身退,以求明哲保身。

    【造句】他能在得意之时急流勇退,避开世俗的纷扰,真是明智之举。

    【急流勇退】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出处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2.释义

    船在急流中迅速退出。一作「激流勇退」

    3.用法

    原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今多形容不留恋眼前名位利益而抽身退出。

    4.义近.义反义近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义反

    激流勇进、壮心不已、不知进退

    5.造句

    他在事业最高峰时急流勇退,现在仍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