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

拼音 bèi jǐng lí xiāng语法 联合式
繁体 背井離鄉五笔 UFYX
  • 成语解释:

    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 出自: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景离乡;卧雪眠霜。”

  • 近义词:

    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离乡背井,抛妻弃子,卖儿鬻女

  • 反义词:

    安居乐业,叶落归根,安家立业,衣锦还乡,安土重迁,休养生息,落叶归根

  • 与『背井离乡』字的名字:

    修离 仲离 仄离 隔离 陌离 阿离 阵乡 井硕 井奚 井九 井乔 井翦 井翌 井歧 井琥 井榆 井桓 井炀 井澈 井澄 井滔 井淇 井彤 井寒 井宸 井唐 井当 井茗 井茉 井延 井亢 云离 厌离 乡禾 乡缘 乡嶷 乡天 靖乡 素井 龙井 福井 泽乡 振乡 井允 井两 玉井 铃乡 井艺 宅乡 乡状

  • 详细解释:

    【背井离乡】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离乡背井」。见「离乡背井」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离乡背井」之典源,提供参考。 《古尊宿语录.卷三七.鼓山先兴圣国师(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广集》古人道,西天一段事,总被今时人埋没,却觅个出头处不得。更有老宿道,大唐国内,尽是一队灭胡种贼。即者便是。人家男女,乍入丛林,何处会得?闻举经举论,便刺头入里许,念言念句。便遇着这般底,便是杀人贼。是汝一人半人犹可在,惑赚他多少人家男女,千生累劫披枷带锁,于自己事转疏转远。如今奉劝诸兄弟,大丈夫汉,一等是离乡涉1>井,访道寻师。为自己事,也须眨上眉毛,着些子精彩,于亲躬事有辨明处。

    〔注解〕

    (1) 涉:徒步渡水,此指远行。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离乡背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离乡背井」的「井」,指周代的井田制度。周代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古代人民生活单纯,安土重迁,生老病死都很少离开耕种的田地,所以「井」引申为乡里的意思。背,音ㄅㄟˋ,做动词,离开的意思,「背井」即为离开家乡。在《古尊宿语录》中,本作「离乡涉井」。《古尊宿语录》共四八卷,由释赜藏主编,是南宋初年的一部禅宗语录。「尊宿」是佛教用语,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其中收录了神晏禅师的语录集《鼓山先兴圣国师和尚法堂玄要广集》。神晏禅师,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详,大梁人。于雪峰义存门下参悟,得其心印。闽帅王延彬建鼓山涌泉禅院,请神晏禅师入住,在此宏法三十余年。諡号「兴圣国师」。在所引典源中,神晏认为,世间男女接触佛教,看到许多的经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来,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锁所綑绑,无法解脱。因此他鼓励求道者应该离开故乡,到外地去求访得道名师,亲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会被经典文字所迷惑。后来「离乡背井」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

    书证

    01.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小生看此溶溶夜月,悄悄闲庭,背井离乡,孤衾独枕,好生烦闷!」

    02.明.贾仲名《昇仙梦.第三折》:「今日个背井离乡,几时得任满还家?」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关汉卿˙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亦作离乡背井。

    【背井离乡】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元.关汉卿《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也作「离乡背井」。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