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

拼音 fēng yǔ piāo yáo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政权等
繁体 風雨飄摇五笔 mfsr
  • 成语解释:

    《诗经· 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今作飘)摇。 ” 原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摇晃。后用来形容局势 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 出自:

    《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

  • 近义词:

    危于累卵,危如累卵,多事之秋,岌岌可危,摇摇欲倒,摇摇欲坠,动荡不安

  • 反义词:

    安如泰山,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 与『风雨飘摇』字的名字:

    健雨 修雨 信雨 俊飘 优雨 仟雨 亿摇 仓雨 函雨 农雨 关飘 利雨 无雨 无风 丞风 丛雨 书摇 瀚雨 玥雨 娅雨 曦雨 雯雨 茹雨 茹风 芹雨 璐雨 蕾雨 菡雨 菲雨 柏雨 霏雨 硕雨 歆雨 栗风 浚雨 骏雨 骏风 谦雨 勤雨 凌雨 乾雨 万雨 万飘 乔雨 乔风 默雨 黑风 靳雨 霖雨 霖风

  • 详细解释:

    【风雨飘摇】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风雨飘摇」之「飘」,典源作「漂」。「漂」,同「飘」。受风雨的吹打而摇晃。语本《诗经.豳风.鸱鴞》。后用「风雨飘摇」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

    典源

    《诗经.豳风.鸱鴞》予羽谯谯1>,予尾翛翛2>,予室翘翘3>,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4>。

    (1) 谯谯:音ㄑ|ㄠˊ ㄑ|ㄠˊ,羽毛散乱残敝的样子。

    (2) 翛翛:音ㄒ|ㄠ ㄒ|ㄠ,鸟羽残破的样子。

    (3) 翘翘:音ㄑ|ㄠˊ ㄑ|ㄠˊ,危险。

    (4) 哓哓:音ㄒ|ㄠ ㄒ|ㄠ,恐惧声。

    典故说明

    「风雨飘摇」原作「风雨漂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鸱鴞〉一诗为一只母鸟诉说自己养育子女,筑窝持家的辛劳与艰苦。全诗共四段,前三段叙述孩子被猫头鹰抓走,以及自己为保全家园,费尽辛苦构筑巢穴的过程。末段则用了「谯谯」、「翛翛」、「翘翘」、「哓哓」数个叠字,描写母鸟竭尽心力后的憔悴与朝不保夕的惊恐。母鸟自诉:「为了筑巢,我的羽毛变得散乱枯焦,尾巴残破得像是枯黄的稻草。但那窝巢在又高又危险的树梢,被风雨吹打得摇摇晃晃,我内心无比恐惧,却只能无助的哀叫。」此诗或有所寄托,今日已不可确知。后来「风雨飘摇」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出现「风雨飘摇」的书证如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书证

    01.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02.宋.范成大〈送文处厚归蜀类试〉诗:「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鬓欲丝。」

    03.明.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周)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本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飘荡。语本诗经˙豳风˙鸱鴞: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后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风雨飘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本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飘荡。语本《诗经.豳风.鸱鴞》:「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后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风雨飘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语本《诗经.豳(ㄅㄧㄣ)风.鸱鴞》。

    【造句】政治的不安定,造成国内局势风雨飘摇,人人自危。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