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语法 偏正式
繁体 始作俑者五笔 VWWF
  • 成语解释:

    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yǒng):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于殉葬。

  • 出自: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近义词:

    罪魁祸首

  • 反义词:

    无辜忠良

  • 与『始作俑者』字的名字:

    全者 信作 作浚 作北 作霞 作越 作盼 作盟 作铖 作铉 作琳 作珩 作王 作桂 作李 作炬 作轩 作惟 作恒 作滢 作源 作涵 作润 作泽 作泓 作岩 作屿 作守 作德 作任 作冲 作冰 作丞 作业 函作 军作 写作 亓作 占作 凝作 凉作 准者 丞始 翰作 玥作 曦作 茹作 菡作 涵作 柏作

  • 详细解释:

    【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俑,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指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孔子认为虽然用假人陪葬,在意念上实在仍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后用「始作俑者」比喻首创恶例的人。

    典源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1>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2>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3>曰:『始作俑4>者,其无后5>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6>饥而死也?」

    (1) 恶:音ㄨˋ,憎恨、讨厌。

    (2) 恶:音ㄨ,如何、怎么。

    (3) 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4) 俑:音ㄩㄥˇ,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通常为木制或泥制。

    (5) 无后:没有后嗣。

    (6) 斯民:这些人民。斯,这。

    典故说明

    「始作俑者」的「俑」,指的是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则是指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在殷周时期,贵族或有身分地位的人,死后往往会以活人陪葬,例如春秋时的秦武公,死时陪葬者多达六十余人,秦穆公死时陪葬者更多达百余人。后来,以活人殉葬的风俗逐渐被废除,改以木制或土制人偶取而代之,即所谓的「俑葬」。孔子对于这样的习俗极为厌恶,他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其实与用真人陪葬没有差别,都是非常残忍的,所以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指责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来孟子向梁惠王谈为政之道时曾引用孔子的这句话,他说:「大王您自己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人民却面有饥色,饿倒路旁,这跟带领野兽吃人有何不同?野兽相食,人民尚且觉得厌恶,为民父母者却率兽食人,这样如何为民父母呢?对于以俑陪葬这样的行为,孔子都因俑太过于像人而加以严厉指责,更何况您是真让人民活活饿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后来「始作俑者 」则被用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如清人张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贞毅先生传》引魏禧语:「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意思是说,「廷杖」、「立枷」这样的刑罚,即使是秦代都没有,发明这种残忍刑罚的人,真是罪大恶极啊!

    书证

    01.《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源)

    0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六.东坡九》:「则知始作俑者,大可罪也。」

    03.《虞初新志.卷一.姜贞毅先生传》:「魏禧曰:『……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04.《镜花缘.第七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实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始作俑者】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实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镜花缘.第七九回》:「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始作俑者】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最初制作人俑来陪葬的人。后比喻首创恶例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造句】秦始皇是焚书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出处

    《孟子.梁惠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语义

    首先制定用木俑来陪葬的人。用以比喻首先作恶事或先开恶例的人。

    成语故事

    无。

    近义、反义词近义词

    罪魁祸首

    造句

    这件事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都要怪那个始作俑者。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