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

拼音 fǔ dǐ chōu xīn语法 偏正式
繁体 釜底抽薪五笔 WYRA
  • 成语解释:

    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出自: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近义词:

    抽薪止沸,拔本塞源,批郤导窾

  • 反义词:

    抱薪救火,抱薪救焚,火上浇油,沸汤沸止,扬汤止沸

  • 与『釜底抽薪』字的名字:

    书薪 月薪 惠薪 薪茹 力薪 薪惠 薪岚 薪瑞 维薪 薪源 薪璇 薪霖 薪予 薪蕊 薪煜 薪屿 薪乐 彻底 薪龙 薪梦 薪元 薪棚 薪蕾 雅薪 晓薪 薪睿 薪忆 薪运 薪雨 薪凯 薪羽 薪儒 薪扬 薪平 薪林 薪然 薪贺 薪伊 薪豪 薪春 薪宇 薪皓 薪哲 薪亦 薪屹 薪州 薪月 薪钰 薪菲 薪翔

  • 详细解释: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釜,锅子。薪,柴火。「釜底抽薪」指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或本《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后亦用「釜底抽薪」比喻从源头断绝。△「扬汤止沸」

    典源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1>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夫以汤2>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1) 典故或见于《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

    (2) 汤:热水、开水。〔参考资料〕 《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典故说明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食客完成的集体着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有汉高诱注。其内容综合九流百家,畅论天地人物,多主儒术,而参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赅,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称为《吕览》。在〈季春纪.尽数〉中提到,如果把沸腾的开水舀出来,再倒回锅中,想要使其不再沸腾,这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把锅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没了热源,开水自然也就不会沸腾了。后来「釜底抽薪」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比喻从源头断绝。

    书证

    01.《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

    02.《镜花缘.第九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如因热起,则清其热;因寒起,则去其寒;因风起,则疏其风;因痰起,则化其痰;因食起,则消其食。如此用药,不须治惊,其惊自愈,这叫做『釜底抽薪』。」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釜底抽薪】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理,是『釜底抽薪』之法。」

    【釜底抽薪】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抽去锅底下的柴,让火无法继续燃烧。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造句】裁汰冗员,精简人事,这倒不失为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出处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2.语译

     抽去锅底下的柴,让火无法继续燃烧。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3.故事内容

    <<无>>

    4.近义、反义词近义词

    斩草除根

    反义词

    <<无>>

    5.造句

    裁汰冗员,精简人事,这倒不失为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