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至义尽

拼音 rén zhì yì jìn语法 用作褒
繁体 五笔
  • 成语解释:

    《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 出自:

    宋·陆游《秋思》:“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

  • 近义词:

    无微不至,情至意尽,穷力尽心

  • 反义词:

    漠不关心,作威作福,不仁不义,惨绝人寰,穷凶极恶,冷酷无情,不教而诛,以怨报德,惨无人道

  • 与『仁至义尽』字的名字:

    南至 单义 千义 十至 十义 入义 倭仁 俪义 仇仁 亿义 冉至 卿至 鄂义 先至 义霏 义铂 义棠 义震 义羲 义聆 义融 义蝶 义碗 义璠 义璐 义珺 义珵 义珩 义珉 义昕 义旸 义橦 义槿 义梵 义桢 义栩 义灼 义尘 义墨 义绅 义滔 义淏 义浙 义泺 义泊 义彭 义婕 义喧 义呈 义左

  • 详细解释:

    【仁至义尽】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原指祭祀农事诸神及相关事物,极尽仁义之道。语本《礼记.郊特牲》。后用「仁至义尽」形容对他人尽最大的努力关怀照顾。

    典源

    《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1>农2>及邮表畷3>、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

    (1) 飨:音ㄒ|ㄤˇ,祭祀。通「享」。

    (2) 农:指农官田畯。

    (3) 邮表畷:指农官在田间监督农民耕作之处所。畷,音ㄓㄨㄛˊ,田间的小路。

    典故说明

    「仁至义尽」是指竭力尽到「仁」与「义」之道,仁义之道指的是仁爱与正义,即是待人要宽厚、处事要有义气,为儒家的中心思想。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礼记.郊特牲》。《礼记》是记载周代仪礼的书。其中有关祭祀的部分,谈到当时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时,由官方来举行祭祀农神以及有助于农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对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从事农耕的神农氏、帝尧的农师后稷,还有当时的农官、农官在田间的处所,另外还包括了猫和老虎,因为牠们会吃掉破坏农作物的田鼠与野猪,另外还有与农事密切相关的田舍及沟渠,最后并祈祷昆虫不要来作乱。这样完备的仪式非但祭祀农神,连带对农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报,已是「仁之至,义之尽」,各面方都照顾到了。后来「仁至义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对他人尽最大的努力关怀照顾。

    书证

    01.宋.陆游〈秋思〉诗其一○:「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

    02.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03.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夫性之善在孩提少长之时,已自弥纶天地,不待后来,后来之仁至义尽,亦只还得孩提少长分量。」

    04.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五.隆科多》:「我朝之恩礼故旧,仁至义尽,盖史册所未闻也。」

    05.《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这等一女子,取义成仁,仁至义尽,无所为孽。」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十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仁至义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仁至义尽】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形容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

    【造句】朋友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他应该感恩图报才是。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