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来顺受

拼音 nì lái shùn shòu语法 联合式
繁体 逆來順受五笔 UGKE
  • 成语解释:

    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 出自:

    元·高则诚《琵琶记》第四十一出:“事当逆来顺受。”

  • 近义词:

    三从四德,含垢忍辱,吞声忍气,委曲求全,唾面自干,犯而不校

  • 反义词:

    针锋相对,揭竿而起,以眼还眼,傲雪凌霜,报仇雪耻,以牙还牙

  • 与『逆来顺受』字的名字:

    博顺 南顺 午来 健顺 仪来 冠顺 冠来 农顺 卿来 柏来 译顺 碧来 堡顺 谨顺 予来 鼎顺 麒顺 集顺 雄顺 鑫顺 鑫来 霁来 靖来 超顺 起顺 耀顺 颖来 顺瑶 顺茹 顺婕 顺涵 顺译 顺霏 顺坚 顺彰 顺骏 顺予 顺馨 顺霖 顺静 顺路 顺颖 顺要 顺聪 顺玺 顺畅 顺盈 顺锦 顺铄 顺铃

  • 详细解释:

    【逆来顺受】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语本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委曲求全」

    典源

    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居富贵常怜贫困,受快乐常恐灾祸,见1>在常生知足,未来常思戒惧,冤结常求解免,衣食常思来处,起念常教纯正,出语常思因果,逆境常当顺受,动静常付无心。守此十常,更无烦恼。

    (1) 见:音ㄒ|ㄢˋ,同「现」。

    典故说明

    宋朝陈录的《善诱文》中有一篇〈对治十常〉。「对治」为佛教语,是断绝烦恼的意思。〈对治十常〉即是断绝烦恼的十种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方法是「逆境常当顺受」,是说处在恶劣环境或不顺利时,要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才能免于烦恼。后来「逆来顺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出现「逆来顺受」的书证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书证

    0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02.明.徐《杀狗记.第一八出》:「兄富伊贫实可怜,逆来顺受总由天,分明指与平川路,莫把忠言当恶言。」

    03.明.邵璨《香囊记.第五出》:「秀才,老娘不识世事,但闻得俗语云:『恭敬不如从命。』老安人便是差见,也索逆来顺受,不可推拒。」

    04.《隋唐演义.第九四回》:「以父而临其子,惟有逆来顺受而已。」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此时受骂,未免就有点退有后言了。何况他是借此出气的,骂得不在理上。」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待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十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逆来顺受】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待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逆来顺受】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顺从忍受恶劣的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

    【造句】对于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是该逆来顺受呢?还是出面争取应有的权利?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