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

拼音 què zhī bù gōng语法 紧缩式
繁体 卻之不恭五笔
  • 成语解释:

    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意思是拒绝了就显得不恭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却:拒绝。

  • 出自: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此贤妃敬贤之礼;却之不恭;是当谅其心矣。”

  • 近义词:

    盛情难却

  • 反义词:

    置之不理

  • 与『却之不恭』字的名字:

    博之 南之 卉之 千之 倚之 佑之 亿之 勋之 劭之 却魄 却珠 却木 冼之 八不 之末 之烁 之蕴 之翌 之筱 之筠 之羚 之颜 之聃 之眼 之盎 之铱 之铖 之甜 之韫 之珺 之珝 之珉 之玹 之玙 之祜 之欧 之敖 之橙 之樾 之樊 之槿 之柠 之燚 之熠 之焓 之忆 之垚 之澈 之潘 之漾

  • 详细解释:

    【却之不恭】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上: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十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却之不恭】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本指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赠予是不恭敬的。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后多用为接受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时的客套话。《金瓶梅.第三九回》:「迭受重礼,使小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输,只管来。但是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