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

拼音 fú guāng lüè yǐng语法 联合式
繁体 浮光掠影五笔 IIRJ
  • 成语解释:

    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唐褚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 波深。”

  • 出自:

    唐·褚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近义词: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藏辄止,跟走马观花,一知半解,掠影浮光,走马看花,浅尝辄止,事过境迁

  • 反义词:

    刻骨铭心,追根究底,一语道破,语重心长,明察秋毫,严谨认真,洞察秋毫,记忆犹新,一语破的,一丝不苟,铭心刻骨,追本溯源

  • 与『浮光掠影』字的名字:

    千影 入光 俪影 佑光 卿影 陌影 云浮 光铂 光幕 光兮 光霈 光翎 光颐 光顾 光袖 光韫 光瑄 光珩 光祝 光猷 光槿 光栩 光柠 光熠 光轴 光点 光惕 光圈 光垭 光缅 光浠 光浅 光活 光泓 光泊 光嵘 光峪 光哥 光御 光菲 光荀 光诺 光陌 刃影 兵光 玥影 芊影 凝光 璐影 晗影

  • 详细解释:

    【浮光掠影】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浮光掠影」之「掠」,典源作「略」,「略」通「掠」,为轻拂、轻拭而过的意思。「浮光掠影」指「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语或出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后亦用「浮光掠影」比喻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走马看花」、「浮光漾影」

    典源

    ※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沧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为最。夫迷悟相觉,则假言以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觉,则向来之言还归无言;邪者既返,则向来之路未尝涉路,是以经教纷纭,实无一法可说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别传则绝尘而奔,诚非凡情浅见所测,吾不敢言也。至于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曰:「思无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与寻常文笔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沧浪1>论诗,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故云:「盛唐之诗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3>种种比喻,殊不如刘梦得4>云「兴在象外5>」一语妙绝。

    (1) 沧浪: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为文学批评家,论诗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为上,且以禅说诗,清人王渔洋本其说而立神韵一派。着有《沧浪诗集》、《沧浪诗话》等。

    (2) 浮光略影:浮光,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闪而过的影子。

    (3) 「空中之色」诸句: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的原文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4) 刘梦得:刘禹锡(公元772~846),字梦得,唐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

    (5) 兴在象外:感兴存在于表象之外。兴,音ㄒ|ㄥˋ。诗六义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领所咏之事的诗歌作法。

    典故说明

    「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书证

    01.清.蓝鼎元〈方舆小序〉:「代之言者,率又浮光掠影,语焉不详。求其谈之历历,如聚米画沙,可按而行,渺未之见也。」

    0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九五.集部.诗文评类一.沧浪诗话》:「又四灵之派方盛,世皆以晚唐相高,故为此一家之言,以救一时之弊。后人辗转承流,渐至于浮光掠影,初非羽之所及知誉者太过,毁者亦太过也。」

    03.《清朝四书文.廖腾奎.子谓子夏曰》:「思辞坚切,一洗浮光掠影之谈。其篇法气韵,亦深有得于古文者。」

    04.《镜花缘.第一八回》:「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文章或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不着边际。镜花缘˙第十八回:学问从实地上用 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比喻世事稍纵即逝,不可捉摸。

    【浮光掠影】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比喻文章或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不着边际。《镜花缘.第一八回》:「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比喻世事稍纵即逝,不可捉摸。

    【浮光掠影】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比喻事物稍纵即逝,难以把握。

    【造句】富贵功名如浮光掠影,转眼成空。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