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自禁

拼音 qíng bù zì jīn语法 主谓式
繁体 情不自禁五笔 NGTS
  • 成语解释: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出自: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一妇人;悲歌怅饮;情不自禁。”

  • 近义词:

    不能自已,油然而生,身不由己,鬼使神差,哑然失笑,不由自主

  • 反义词: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不为所动

  • 与『情不自禁』字的名字:

    博情 倩情 允情 共情 八不 七情 潇情 雯情 璐情 晗情 发情 绣自 雷情 雨情 超情 紫情 翊情 羽情 衍情 艳情 虞情 钰情 慧情 意情 瑾情 瑞情 琬情 榕情 梓情 禹情 情馨 情铠 情夏 情怡 情莎 情沁 泳情 妤情 妙情 宣情 菀情 荣情 芷情 艺情 语情 俊情 亿情 自晗 自硕 自赫

  • 详细解释:

    【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语出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不由自主」

    典源

    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据《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七月七日》引)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典故说明

    「禁」念作ㄐ|ㄣ时,有承担、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则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兴得无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中,叙述了妇女于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称为「七夕」。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诗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随形的月亮时,想起乞巧的传说,因此「情来不自禁」,一时感情激动,便也学着传说在月下引线穿针,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美、手艺更灵巧,以得到美好姻缘。后来典源文献里的「情来不自禁」,演变成「情不自禁」这句成语,表示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

    书证

    01.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源)

    0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然当垓下诀别之际,宝区(躯)血庙,了不经意,惟眷眷一妇人,悲歌怅饮,情不自禁。 」

    03.《警世通言.卷二九.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此时情不自禁,遂整巾正衣,向前而揖。女子敛袂答礼。」

    04.清.李渔〈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乃彼自观场以后,歌兴勃然。每至无人之地,辄作天籁自鸣,见人即止,恐贻笑也。未几情不自禁,人前亦难扪舌矣。」

    05.《红楼梦.第八七回》:「惜春尚未答言,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把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警世通言˙卷二十九˙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此时情不自禁,遂整巾正衣,向前而揖。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惜春尚未答言,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

    【情不自禁】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警世通言.卷二十九.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此时情不自禁,遂整巾正衣,向前而揖。」《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惜春尚未答言,宝玉在旁情不自禁,哈哈一笑。」

    【情不自禁】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感情激动得无法自我控制。

    【造句】电视剧主角的悲欢离合,让观众心境也情不自禁地随之起伏。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