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

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语法 偏正式
繁体 驚弓之鳥五笔 NXPQ
  • 成语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 出自: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 近义词:

    草木惊心,心有余悸,惊弦之鸟,伤弓之鸟

  • 反义词:

    初生之犊,初生牛犊

  • 与『惊弓之鸟』字的名字:

    博之 南之 卉之 千鸟 千之 倚之 候鸟 俊鸟 佑之 亿之 勋之 劭之 冼之 八弓 之末 之烁 之蕴 之翌 之筱 之筠 之羚 之颜 之聃 之眼 之盎 之铱 之铖 之甜 之韫 之珺 之珝 之珉 之玹 之玙 之祜 之欧 之敖 之橙 之樾 之樊 之槿 之柠 之燚 之熠 之焓 之忆 之垚 之澈 之潘 之漾

  • 详细解释: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曾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会惊惧的鸟。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

    典源

    《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1>与魏王2>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4>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5>,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6>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7>而鸣悲。飞徐者,故疮8>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9>而惊心未至10>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11>尝为秦孽12>,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1) 更羸:战国时代魏国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射箭。羸,音ㄌㄟˊ。

    (2) 魏王:战国时代魏国国君,未知确指何人。

    (3) 京台:高台;京,高。一说:台名。

    (4) 下:使落下。

    (5) 有间:不久;有一会儿。间,音ㄐ|ㄢˋ。

    (6) 孽:言有伤痛,如孽子身有隐痛。

    (7) 徐:缓慢。

    (8) 故疮:旧伤。

    (9) 息:消除;痊癒。

    (10) 至:一本作「去」,当从之。

    (11) 临武君:楚国将领,生卒年不详。

    (12) 秦孽:言尝败于秦。其事未详。

    典故说明

    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决定联合起来,以「合纵」政策对抗秦国,于是赵国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谈军事结盟的事情。魏加见到楚相春申君,得知楚国要派临武君当主将,魏加觉得他不是合适的人选,因为自己少时好射,便举了一个关于射箭的例子:「从前魏国有一个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来到一座高台的下面,仰头看到天上的飞鸟,更羸就跟魏王说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飞鸟射下来。魏王不相信。过了一会儿,东方飞来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满然后放掉,果真有一只雁应声坠落。魏王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可以把雁射下来?』更羸解释说:『因为这是一只负伤的雁。』魏王又问:『你怎么知道呢?』更羸回答说:『这雁飞得很慢,是因为身上的旧伤在痛;鸣叫声悲伤,是因为长久跟不上雁群。旧伤还没好,心里受到的惊吓也没有平复,所以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惊惶地往上飞高,旧伤迸裂,掉了下来。』临武君曾被秦国打败过,心中的阴影难以去除,就像这只雁一样,并不适合让他担任对抗秦国的主将啊!」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惊弓之鸟」,用来比喻曾经受到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书证

    01.《晋书.卷七一.王鉴列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鉴之所甚惧也。」

    02.《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方氏本是惊弓之鸟,听见官司两字,十分害怕。」

    03.《歧路灯.第八一回》:「绍闻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十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十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亦作伤弓之鸟。

    【惊弓之鸟】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

    【惊弓之鸟】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往后稍有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

    【造句】上次的车祸使他变成惊弓之鸟,现在只要一听到刹车声便全身发抖。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注解

    惊:对……害怕,为……所惊吓。弓:指弓箭。

    =二.=释义

    鸟儿曾受箭伤,听到弓弦声就吓得从天上掉到地上。比喻曾受伤害,稍有动静就特别惊慌的人。

    =三.=语源

    《战国策·楚策四》:更羸在魏王面前引弓虚发就把雁打下来了。魏王问是甚么原因,更羸回答说:“这只鸟飞得很慢,鸣声悲切。飞得慢,是因为旧伤作痛;鸣声悲切,是因为久已失群。伤口未痊癒,惧怕的心理不会弭消,听到弓弦声想振翅高飞,却触动旧患,最终掉下来了。”

    =四.=例子

    最近小偷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再不敢轻易作案了。

    =五.=近义

    杯弓蛇影|风声鹤唳

    =六.=反义

    初生之犊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