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

拼音 suí xīn suǒ yù语法
繁体 隨心所欲五笔 BNRW
  • 成语解释: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出自: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近义词:

    百无禁忌,予取予求,自得其乐,得心应手,直情径行,操纵自如,从心所欲,予求予取,恣心所欲,随性,轻举妄动,恣心纵欲,为所欲为

  • 反义词:

    循规蹈矩,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力不从心

  • 与『随心所欲』字的名字:

    博心 南欲 半心 修心 俪心 信心 佛心 佑心 伽心 传心 仪心 卿心 阿随 亘心 利心 了心 昊心 玥心 娅心 曦心 凝心 菡心 涵心 晗心 舒所 竣心 棠心 棋心 勇心 凤心 厚心 万心 九欲 鑫心 霖心 誉心 豫心 野心 重心 繁心 翼心 翔心 简心 笑心 颢心 裕心 衬心 留心 留所 瞳心

  • 详细解释:

    【随心所欲】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语本《论语.为政》。

    典源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1>。」

    (1) 踰矩:超越常规,不守规矩。踰,音ㄩˊ。

    典故说明

    「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踰越法度。」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踰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书证

    01.《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02.《镜花缘.第六回》:「世上无论何事,若人力未尽,从无坐在家中,就能平空落下随心所欲事来。」

    03.《三侠五义.第一二回》:「只因侯爷抢了金玉仙来,这妇人至死不从,侯爷急的没法。是我在旁说道:『可以配药造酒,管保随心所欲。』侯爷闻听,立刻叫我配酒。」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一味的随心所欲。亦作从心所欲。

    【随心所欲】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一味的随心所欲。」也作「从心所欲」。

    【随心所欲】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完全顺着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造句】拥有自己的房子,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