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语法 含褒义
繁体 精益求精五笔 OUFO
  • 成语解释: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 出自: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 近义词:

    精雕细琢,精雕细镂,千锤百炼,字斟句酌,诚心诚意,尽心竭力,锦上添花,一丝不苟

  • 反义词:

    得过且过,粗制滥造,敷衍了事,望文生义,因陋就简,一无所成,繁文缛节,铺张浪费,不求甚解

  • 与『精益求精』字的名字:

    卓益 千益 冉求 凯益 凡益 郡益 云益 允益 其益 丞益 书益 乐益 久益 昊求 香求 精涵 精鑫 精雷 精豪 精睿 精胜 精瑞 精纳 精源 精润 精浩 精波 精峰 精进 精蕊 精蔚 精茂 精苗 精艺 精南 精儒 精冠 精亦 精豆 精欣 精岭 精佳 畅求 慧精 贞求 峰精 益承 益杭 益桦 材精

  • 详细解释:

    【精益求精】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言事情已处理得相当美好,但仍应设法使它更加美好,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指好还要更好的意思。语本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学而》。

    典源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学而》《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朱熹.集注:「《诗.卫风.淇澳》之篇,言治1>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2>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

    (1) 治:处理。

    (2) 磋:音ㄘㄨㄛ,琢磨、磨制。

    典故说明

    《论语.学而》记录了子贡和老师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说:一个人贫穷而不对人谄媚,富裕而却不以骄气待人是怎样的呢?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算是可以的,但仍比不上一个贫困却乐在其中,富裕却仍然好礼的人。子贡听了老师的回答后,便举《诗经》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回应,进而领悟到无论精制器具也好,进德修业也好,都不可安于小成,应力求好上加好,以期尽善尽美的道理。后世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为《论语.学而》作注时,也针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两句话加以注解:「精制骨、角、玉、石之器,已经很精致漂亮,再经过切、磋、琢、磨等方法加工修饰,就更精美了。」这正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力求精进的精神。后来「精益求精」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达好还要更好的意思。

    书证

    01.清.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一夫偶以奇而炫之,无识者相因而和之,精而益求其精,备而益求其备。」

    02.《品花宝监.第一回》:「子玉是纯粹一路,仲清是旷达一路。一切人情物理,仲清不过略观大概,不求甚解;子玉则钓深索隐,精益求精。」

    03.《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各督抚督率承办各员,认真经理,精益求精。并将枪炮膛口子弹,彼此比较画一,务令不差累黍,庶各省互相接济,临时不致缺误。」

    04.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二.七言律》:「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故虽出于人为,其实即天运也。」

    词典附录

    常用题辞表:用于毕业或临别时的赠言题辞。勉励人力求进步再进步。

    修订本参考资料:力求技能进步再进步。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下朱熹˙集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品花宝监˙第一回:子玉则钓深索隐,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力求技能进步再进步。《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下宋.朱熹.集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品花宝监.第一回》:「子玉则钓深索隐,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不断努力求进步。

    【造句】我们做事应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如此才能更臻完美。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