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语法 联合式
繁体 齣爾反爾五笔 BQRQ
  • 成语解释: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出自: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近义词:

    翻云覆雨,食言而肥,反复无常,朝三暮四,三反四覆,口中雌黄,言之无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反复不定,言而不信,信口雌黄

  • 反义词:

    一言为定,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始终如一,言行一致,说一不二

  • 与『出尔反尔』字的名字:

    卉尔 僖尔 修尔 俏尔 伽尔 仲尔 出菱 出瑞 出赛 出塞 出山 写出 劳尔 努尔 卿尔 凡尔 关尔 元尔 乌尔 玥尔 瑄尔 曦尔 蓓尔 柏尔 舒尔 银尔 歆尔 尔瀚 尔迪 尔瑄 尔雯 尔菲 尔硕 尔乾 尔予 尔乔 尔麒 尔鹿 尔霖 尔越 尔赫 尔繁 尔顿 尔齐 尔章 尔钰 尔钧 尔秋 尔琳 尔琛

  • 详细解释:

    【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后用「出尔反尔」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反覆无常」、「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典源

    《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1>曰:『戒之戒之!出乎尔2>者,反3>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 曾子︰曾参(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时鲁国武城(约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曾点之子,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传大学为其所述;又作孝经,以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

    (2) 尔:第二人称代名词,相当于「汝」、「你」。

    (3) 反:同「返」,还报。

    典故说明

    据《孟子.梁惠王下》载,春秋时,邹国与鲁国争战,邹国人民皆不愿为国家效死,让邹穆公非常的生气与无奈。孟子告诉他说:「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当他们遭遇饥荒时,官吏们对朝廷隐瞒灾情,任由灾民流离失所,饿倒街头,现在他们当然会用这样的态度回报。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说:『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将会同样的回报在你身上。』若是您从此施行仁政,未来人民一定也会有相对的报答。」后来「出尔反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今则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

    书证

    01.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录.窦谏议录》:「阴阳之理,大抵不异,为善为恶,出尔反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02.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上.崇祯》:「彼以计倾我,我亦以计倾彼,相当耳。出尔反尔,先贤格言,曾见周兴、来俊臣辈终为牖下老乎?」

    03.《好逑传.第一一回》:「以按台之重,成就治下一女子婚姻,纵有些差池,恐也无甚大祸。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

    04.《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前日捧读大札,不料玉守残酷如此,实是兄弟之罪,将来总当设法。但目下不敢出尔反尔,似非对君父之道。」

    05.《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这个只好你们底下去,同他商量,他肯让自然极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06.清.洪楝园《后南柯.第一二出》:「一要赔偿兵费,二要废去旧约。凡贵国所以待敝国的苛例,一一施之于贵国,此之谓出尔反尔。」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后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好逑传˙第十一回: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后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好逑传.第一一回》:「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本指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后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覆,自相矛盾。语本《孟子.梁惠王下》。

    【造句】凡事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不要出尔反尔,答应了又反悔。

    【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出处

    《孟子》

    2.解释

    尔:你。反:返回。

    原本指你怎么对待别人,反过来别人也怎样对待你。后来指话说了出来又马上反悔,形容言行反覆,不守信用。

    3.故事内容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近义、反义词 4.1近义词

    反覆无常、言而无信

    4.2反义词

    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5.造句

    做人若出尔反尔,将会失去大家的信任。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