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

拼音 guā tián lǐ xià语法 联合式
繁体 瓜田李下五笔 RLSG
  • 成语解释:

    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 出自:

    《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 近义词:

    瓜李之嫌,李下瓜田

  • 与『瓜田李下』字的名字:

    博田 南瓜 千田 佳李 作李 农田 卿田 前下 丞田 丝田 丝瓜 书李 涵田 韵田 歆田 歆李 帅田 花田 九田 馥田 香瓜 鑫田 靖田 靓田 麦田 耀田 羽田 签下 筱田 耿田 睿田 真李 毓田 童田 锋田 皓田 思李 瑾田 瑞李 晨田 昱田 星田 梓田 梓李 斯李 恺李 慕李 源李 娇李 容田

  • 详细解释:

    【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在瓜田里不弯身穿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语本无名氏〈君子行〉。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

    典源

    无名氏〈君子行〉(据《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引)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1) 纳履:穿鞋,指弯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动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典故说明

    「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经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态出现,可见这句成语和「嫌疑」很有关系。在《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中收录了一首〈君子行〉,这首诗就是在告诉世人君子当有的举止行为,所以开头几句就说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尽量避开一些会引起别人猜疑的举止。这种举止就像走经瓜田,如果弯腰去整理鞋子,就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否在借此来掩饰偷摘瓜果的行为呢?同样的,走到李子树下,如果举手来整理头上的帽子,难免会让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树上李子呢?如果我们走经瓜田不纳履,来到李树下,不正冠,自然就不会引人猜疑了。后来就从这首诗演绎出「瓜田李下」这句成语,成为「惹人嫌疑」的代称。

    书证

    01.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五》:「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

    02.《北齐书.卷四二.袁聿修列传》:「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03.《三侠五义.第五二回》:「我家中并无多余的房屋,而且又无仆妇丫鬟,使怨女旷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条。北史˙卷四十七˙袁翻传: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瓜田李下】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条。《北史.卷四七.袁翻传》:「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瓜田李下】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在瓜田绑鞋带,在李树下戴帽子。比喻容易让人引起怀疑的举动等。语出汉.无名氏〈君子行〉。

    【造句】管理公家的钱财一定要谨慎,千万不可有瓜田李下之嫌。

    【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出处

    无名氏〈君子行〉(据《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引)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1) 纳履:穿鞋,指弯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动作。履,鞋子。(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北史˙卷四十七˙袁翻传:今日倾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2.说明

     在瓜田里不弯身穿鞋,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语本无名氏〈君子行〉。后用「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怀疑的场合。

    3.故事内容「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经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态出现,可见这句成语和「嫌疑」很有关系。在《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中收录了一首〈君子行〉,这首诗就是在告诉世人君子当有的举止行为,所以开头几句就说了:「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尽量避开一些会引起别人猜疑的举止。这种举止就像走经瓜田,如果弯腰去整理鞋子,就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否在借此来掩饰偷摘瓜果的行为呢?同样的,走到李子树下,如果举手来整理头上的帽子,难免会让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采树上李子呢?如果我们走经瓜田不纳履,来到李树下,不正冠,自然就不会引人猜疑了。后来就从这首诗演绎出「瓜田李下」这句成语,成为「惹人嫌疑」的代称。4.近义、反义词近义词

    薏苡之谤

    反义词

    是非分明

    5.造句

    阿猛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所以警方认为他难脱瓜田李下之嫌。

智能起名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