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

拼音 dōng shān zài qǐ语法 偏正式
繁体 東山再起五笔 AMGF
  • 成语解释: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 见《晋书 谢安传》。后用以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 出自:

    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近义词:

    重振旗鼓,出山小草,重作冯妇,余烬复起,止水重波,大张旗鼓,东山复起,卷土重来,借尸还魂,死灰复燃,反复嚼,卷土而来,重整旗鼓,死灰复然

  • 反义词:

    一去不返,挂冠而去,角巾私第,冰消瓦解,买田阳羡,销声匿迹,息影园林,东山高卧,过眼烟云,一败涂地,灰飞烟灭,风流云散,一蹶不振

  • 与『东山再起』字的名字:

    博山 卓山 卓东 午山 傲东 倩山 优东 亿东 出山 郦山 乳山 东烁 东黔 东麓 东霭 东翌 东篱 东鸽 东锴 东锥 东铖 东皞 东爵 东璟 东璞 东璃 东瑨 东珂 东曜 东晧 东晔 东昇 东槿 东椿 东栩 东柠 东熠 东煦 东赢 东货 东少 东四 东墨 东纳 东纱 东瀚 东澈 东渲 东渟 东淏

  • 详细解释:

    【东山再起】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指晋朝人谢安退职隐居东山,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东山再起」比喻官员退隐后,再度出任官职。亦用于比喻失败后重新崛起。△「卷土重来」

    典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1>在东山2>,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3>司马4>,将发新亭5>,朝士咸出瞻送。高灵6>时为中丞7>,亦往相祖8>。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1) 谢公:谢安(公元320~385),字安石,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2) 东山:山名,或以为在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

    (3) 桓宣武:桓温(公元312~373),字元子,晋龙亢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主掌军政,以疾卒。

    (4) 司马:郡佐之属。魏晋时为刺史属官,掌理军事。

    (5) 新亭:亭名,或以为在今南京市东南。晋朝名士常游宴于此。

    (6) 高灵:高崧,生卒年不详,字茂琰,小字灵,晋广陵人。少好学,善史传,累迁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职官名,东汉以后为御史台的长官。

    (8) 祖: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称为「祖」,后遂为设宴送行之称。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

    典故说明

    晋朝人谢安性情恬淡,不喜欢作官,所以辞了官职,带着家人隐居在东山。朝廷屡次要他再度出仕,他都加以婉拒。直到后来,才接受桓温的召请,出任为司马,掌理军政。出发上任时,许多官员在新亭为他送行,中丞高灵喝了几杯酒后,开玩笑地对谢安说:「你之前隐居在东山,屡次不肯应召出仕,大家都说:『安石(谢安字安石)不肯出来当官,怎么对得起天下苍生呢?』今天你终于肯出来了,天下苍生又怎么对得起你呢?」谢安听了,只是微笑不语。谢安此次再度任职,为朝廷立了不少功劳,官至宰相。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东山再起」,用来比喻官员退隐后,再度出任官职。亦用于比喻失败后重新崛起。

    书证

    01.宋.吴龙翰〈寿乡衮讷斋先生〉诗三首之二:「世态浮云无定形,先生绿野竟留情。……洛邑几时归赤舄,东山再起答苍生。」

    02.明.顾清〈题姜埙所藏诸公手简〉:「涯翁首简所谓此心不死,故吾犹存期不终负者,凛凛乎岁寒冰雪之意,东山再起。」

    03.清.蒲松龄〈代韩栾州祭高少宰念东先生文〉:「乃一旦徵书交迫,不听其眠,熙世之高舂,东山再起,补秩司农,不修幅于衫履,寄大隐于朝中。」

    04.《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05.清.钱谦益〈归文休七十序〉:「吴中辁材,少年有欲希望其咳吐而不可得者,无何,而其人登上第,操化权,为钜公国老矣;无何而东山再起,为天子之师,臣称伊、周,颂功德者,遍朝野矣。」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晋谢安退职隐居东山,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指官员退职后,再度出仕。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今亦用此语表示失败后卷土重来。如:只要你再努力经营,三年后的立委选举,你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或作东山复起。

    【东山再起】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晋谢安退职隐居东山,后来又再度入朝担任要职。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指官员退职后,再度出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今亦用此语表示失败后卷土重来。如:「只要你再努力经营,三年后的立委选举,你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也作「东山复起」。

    【东山再起】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由隐居的东山返朝,重新担任要职。比喻再度出仕或失败后卷土重来。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造句】他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很快就东山再起,重新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东山再起】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注解

    东山:地名,隐居的地方。再:第二次。

    =二.=释义

    从隐居的东山出来再次担任要职,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掌权,也比喻失败以后卷土重来。

    =三.=语源

    《晋书·谢安传》记载,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会稽(在浙江绍兴)东山隐居,后来又起来做官,担任宰相。

    =四.=例子

    1. 前几年的破产并未打败他,改做生意东山再起,成了世界首富。2. 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努力就能东山再起。

    =五.=近义

    卷土重来 | 重振旗鼓 | 死灰复燃

    =六.=反义

    一蹶不振

    =七.=故事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苻坚强大起来以后,东晋的北面边境经常遭到秦兵的骚扰。朝廷想找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去防守边境。谢安把自己的侄儿谢玄推荐给孝武帝。孝武帝把谢玄封为将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马。

    谢玄也是个军事人才。他到了广陵以后,就招兵买马,扩大武装。当时有一批从北方逃难到东晋来的人,纷纷应徵。他们中间有个彭城人叫刘牢之,从小练得一身武艺,打仗特别勇猛。谢玄派他担任参军,叫他带领一支精锐的人马。这支人马经过谢玄和刘牢之的严格训练,成为百战百胜的军队。由于这支军队经常驻紮在京口(今河苏镇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这一回,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谢安决定自己坐镇建康,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大都督,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秦兵,又派将军胡彬带领水军五千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去配合作战。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大十倍,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法。

    哪儿知道谢安听了像没事一样,轻描淡写的回答说:“我已经有安排了。”谢玄心里想,谢安也许还会嘱咐些什么话。等了老半天,谢安还是不开腔。谢玄回到家里,心里总不大踏实。隔了一天,又请他的朋友张玄去看谢安,托他向谢安探问一下。

    谢安一见到张玄,也不跟他谈什么军事,马上邀请他到他山里一座别墅去。到了那里,还有许多名士先到了。张玄要想问,也没有机会。谢安请张玄陪他一起下围棋,还跟张玄开玩笑,说要拿这座别墅做赌注,比一个输赢。张玄是个好棋手。平常跟谢安下棋,他总是赢的。但是,这一天,张玄根本没心思下棋,勉强应付,当然输了。

    下完了棋,谢安又请大伙儿一起赏玩山景,整整游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这天晚上,他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到自己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一件件、一桩桩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谢安这样镇定自若,也增强了信心,高高兴兴的回到军营去了。

    那时候,桓冲在荆州听到形势危急,专门拨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来保卫京城。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准要遭难了。”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紮下营来,等待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占领寿阳以后,又派部将梁成率领五万人马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胡彬水军的后路。晋军被围困起来,军粮一天天少下去,情况十分危急。

    胡彬派出兵士偷偷送信给谢石告急,说:“现在敌人来势很猛,我军粮食快完,恐怕没法跟大军会合了。”送信的晋兵偷越秦军阵地的时候,被秦兵捉住。这封告急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派快马到项城去告诉苻坚。

    苻坚一连得到秦军前锋的捷报,更加骄傲起来。他把大军留在项城,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赶到寿阳,恨不得一口气把晋军吞掉。他到了寿阳,跟苻融一商量,认为晋军已经不堪一击,就派了一个使者到晋军大营去劝降。那个派出的使者不是别人,恰恰是前几年在襄阳坚决抵抗过秦军、后来被俘虏的朱序。

    朱序被俘以后,虽然被苻坚收用,在秦国当个尚书,但是心里还是向着晋朝。他到晋营见了谢石、谢玄,像见了亲人一样高兴,不但没按照苻坚的嘱咐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报。他说:“这次苻坚发动了百万人马攻打晋国,如果全部人马一集中,恐怕晋军没法抵挡。现在趁他们人马还没到齐的时候,你们赶快发起进攻,打败他们的前锋,挫伤他们的士气,就可以击溃秦军了。”

    朱序走了以后,谢石再三考虑,认为寿阳的秦军兵力很强,没有把握打胜,还是坚守为好。谢安的儿子谢琰劝说谢石听朱序的话,尽快出兵。谢石、谢玄经过一番商议,就派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先对洛涧的秦军发起突然袭击。这支北府兵果然名不虚传,他们像插了翅的猛虎一样,强渡洛涧,个个勇猛非凡。守在洛涧的秦军,不是北府兵的对手,勉强抵挡一阵,败了下来,秦将梁成被晋军杀了。秦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走,大部分掉在水里淹死。

    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援救硖石,一面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把人马驻紮在八公山边,和驻紮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派出朱序劝降以后,正在洋洋得意,等待晋军的投降,突然听到洛涧失守,像头上挨了一下闷棍一样,有点沉不住气。他要苻融陪着他到寿阳城楼上去看看对岸形势。

    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文言是“草木皆兵”)。

    苻坚有点害怕了,他转过头对苻融说:“这确实是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打那以后,苻坚命令秦兵严密防守。晋军没能渡过淝水,谢石、谢玄十分着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军到齐,对晋军不利。

    谢玄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说:“你们带了大军深入晋国的阵地,现在却在淝水边摆下阵势,按兵不动,这难道是想打仗的吗?如果你们能把阵地稍稍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就在战场上比一比输赢。这才算有胆量呢!”

    苻坚一想,要是不答应后撤,不是承认我们害怕晋军吗?他马上召集秦军将领,说:“他们要我们让出一块阵地,我们就撤吧。等他们正在渡河的时候,我们派骑兵冲上去,保管能把他们消灭。”谢石、谢玄得到苻坚答应后撤的回音,迅速整好人马,准备渡河进攻。

    约定渡河的时刻到来了,苻坚一声令下,苻融就指挥秦军后撤。他们本来想撤出一个阵地就回过头来总攻。没料到许多秦兵一半由于厌恶战争,一半由于害怕晋军,一听到后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来了。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飞快渡过淝水,向秦军猛攻。

    这时候,朱序在秦军阵后叫喊起来:“秦兵败了!秦兵败了!”后面的兵士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只看到前面的秦军往后奔跑,也转过身跟着边叫嚷,边逃跑。苻融气急败坏地挥舞着剑,想压住阵脚,但秦兵像潮水般地往后涌来,哪里压得住。一群乱兵冲来,把苻融的战马冲倒了。

    苻融挣扎着想起来,晋兵已经从后面赶上来,把他一刀砍了。主将一死,秦兵更是像脱了缰绳的惊马一样,四处乱奔。阵后的苻坚看到情况不妙,只好骑上一匹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飞来,正好射中他的肩膀。苻坚顾不得疼痛,继续催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息了口气。

    晋军乘胜追击,秦兵没命的溃逃,被挤倒的、踩死的兵士,满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脱的兵士,一路上听到风声和空中的鹤鸣声(文言是“风声鹤唳”,唳音同力,就是鹤鸣声),也当作东晋追兵的喊杀声,吓得不敢停下来。谢石、谢玄收复了寿阳,派飞马往建康送捷报。

    这一天,谢安正跟一个客人在家里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床上,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说:“战事情况怎么样?”谢安慢吞吞的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经过这场大战,强大的前秦大丧元气。苻坚逃到洛阳,收拾残兵败将,只剩下十几万。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却丝毫没受到损失。不出王猛所料,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终于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后燕和后秦,苻坚本人也被姚苌杀了。

智能起名
back_top